私人鐵路
這條鐵路不存在於中國的鐵路列表或湖南省地圖裏,除了礦區一帶的居民外,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
四處遊看時,突然有人從遠處大嚷,以為要驅趕我們,怎知他說:「運煤小火車快到了,要看卸煤就快過來。」他是礦場負責人,不單熱烈招待我們參觀,還介紹了礦場的歷史。(一年後又遊礦場,他同樣熱情招呼!)
他憶述,這一帶的礦場最初屬於宋姓家族,解放後當然要第一時間收歸,直屬中央煤炭部。當中,築有鐵路的礦區於 1954 年投產,過了幾十年,礦場從國營變私營,風光一段日子後,好景不常,由於推行「煤改氣」政策,礦場年前半停產(開工不足)。然而,由於燃氣管道未完全覆蓋北方大小城鎮,政府容許今年繼續燒煤取暖,所以,礦場在這個冬天尚且苟且偷生,煤礦鐵路也暫時避過拆卸變賣命運。
2020 年按:在 1949 年的舊香港報紙意外發現,宋姓家族曾向香港的馬鞍山礦場入標,但投標失敗。
煤礦是所有礦業中最危險。參觀前的兩星期,附近一處煤礦發生礦難,全縣的礦區停止井下作業。幸好(其實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參觀當日恢復生產,我們才能一睹煤礦小火車搖搖擺擺行走的情景。
小火車和窄軌
先說說甚麼是「小火車」,當然不是指荔園的小火車。「小火車」是運行在窄軌鐵路上的火車的俗稱。「窄軌」又是甚麼?簡單說明,香港和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現代化鐵路都使用軌距約 1.4 米的標準軌,而某些山區鐵路、舊鐵路系統,例如日本、台灣省和香港的第一代九廣鐵路和沙頭角支線等等,會使用軌距一米或以下窄路軌(窄軌)。國內很多礦場的鐵路,基於營運時速低、成本等因素,也會使用窄軌。
窄軌有幾個標準,包括一米(米軌)、762mm 和 600mm(寸軌 — 另見《窄軌蒸汽火車頭 SN26》及《窄軌蒸汽火車頭 SN23》)。可是,這條寸軌鐵路十分求其,我隨意在幾個位置量度,軌距介乎 78 至 84cm。負責人笑說,這鐵路不很標準!
卸煤區和「巴士火車」
我們走到卸煤區,看小火車卸下礦石的情景,工人操作車卡的液壓裝置,把車斗九十度一翻,礦石倒進漏斗,滑落底下的運輸帶,然後送到旁邊的選礦廠,研磨後倒進標準軌車卡,準備送到北方。
從航拍照片看到,卸煤區的路軌呈馬蹄形,繞過矮矮山丘。山丘左側有一個小月台。每天,礦工們從月台登上藍白色的「通勤車」,來往十公里外的礦區。上下班時間以外,通勤車停在上鎖的車庫裏。負責人找人打開倉門,招待我們登上這輛特別的機車。
機車車頭有四盞車頭燈,中間是散熱器,兩邊有疑似指揮燈(因為破了,所以不肯定),引人注目的是上方的褪色大紅花球,負責人說,這是新年的裝飾,一掛就掛到年尾。
走進車廂,車頭是駕駛座(左呔)和副座,兩座之間凸起是引擎。駕駛座沒有呔盤,變成了推桿,旁邊是五前速棍波波棍,地板有剎掣和極力子;車廂兩端各有車門,和香港小巴的摺門一樣,門旁邊有轉盤,用作把車固定(handbrake)。座位與巴士的差不多,車頂裝有企位扶手;車尾堆了鋤頭、枕木、電線,很雜亂。本來以為機車走不動,但負責人說,它每天早上和黃昏各走一次,送礦工上班和下班。
橫看豎看,它根本就是一輛巴士!是將巴士改造成火車嗎?車裏鑲了小小名牌 ,標示「湖南省地方铁路机车车辆厂制造」,製造日期已被刮走。
機車庫
噴煙的太行型
據知,礦場之前是用蒸汽小火車頭營運,現在的動力來自太行型 JMY380 柴油火車頭,於上世紀 90 年代製造。參觀當日,礦軌上只有一列火車營運,其餘三台在車庫裏。技師介紹,三台火車頭中,兩台是備用,一台正在維修。我上前看看,他正忙着換極力子。之後,我爬上駕駛室,他也走進來,說:「我把車啟動,讓你們看噴煙!」他第一次着不到車,然後搞了一陣,最後成功起動,噴出的煙籠罩了整個車庫。(請看第一頁的影片)
英製轉轍器
礦區裏所有轉轍器(道岔)都是人手操作,以手力板動控制杆。車庫外的一個轉轍器竟然是 1934 年 made in UK!負責人說,日本侵華時,日寇在中國建了一些鐵路,當時他們用 / 搶了英國人的物資,後來日本戰敗,這些物資輾轉流落到這裏,時至今日,這個手動的轉轍器依舊運作正常。
負責人夠鐘上班,向我們道別,就駕駛簇新的房車走了。他臨走時特別提醒,這是國內最後的窄軌煤礦鐵路!
最後的窄軌煤礦鐵路
「最後」是觀點與角度 — 國內還有營運中的窄軌貨運鐵路,更有幾條給遊客坐的小火車線。假如只計礦軌,也許是「最後」。可是,這類私營的礦軌沒有系統性統計和記錄。
有小火車,必定有窄軌。礦場裏的每截路軌的接駁異常求其 — 接口不對齊、螺絲鬆脫、路基不平,加上軌距不統一(從 78 至 84cm),列車搖搖晃晃,列車怎會不出軌?我蹲下,細心觀察路軌和路基,看到闊開的地方加固了護軌,更離譜是,長年累月煤灰、泥濘和機油積聚在路基上,然後被車輪壓平,成為路軌一部分!
這煤礦不是旅遊區 — 載我們從市區到礦場的的士司機,他以前在鐵路局揸火車,是蒸汽火車哇。他聽到目的地後,皺一皺眉頭,說不知道這裏有鐵路,而且是小火車!後來,他也與我們一起樂在其中。
對於不用燒煤取暖的香港人,煤是天際之外的一回事,這次參觀是難得一見的體驗,「最後」「不最後」其實半點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