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仲有幾多培力橋?》介紹香港培力橋的歷史和僅餘的五條培力橋,原來廣東中山都有,叫鋼便橋,數量更多,而且集中在國道 105 中山段 — 國道 105 大家可能未聽過,不過它有另一名稱「岐關車路」— 以前很多香港人、澳門人、中山人都聽過和搭過。
岐關車路
岐關車路是客運公司,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提供往來中山石岐(岐)與珠海拱北關閘(關)的客車服務,旗下有四座位至三十幾座位汽車。與一般客車公司不同,岐關車路公司同時要築建道路予公司轄下的客車行走,這些新建公路稱「岐關車路」。
岐關車路於一九二七年動工,分東線和西線,分別於一九三二年和一九三六年通車,在日本侵華期間被破壞,及後戰後重建,改稱廣中公路、廣珠公路,但走線基本不變。一九八一年,西線與其他公路連貫,規劃為 105 國道(G105),從北京至珠海關閘,全程約二千七百公里。
今次單車之旅,從珠海印象城起步,沿 G105 / 岐關車路西線往中山婆隆橋。岐關車路開通距今接近一個世紀,路面由昔日沙泥路改建成混凝土路,部分是級數更高的瀝青路。
提到瀝青和混凝土路,據中山黨史資料,七五規劃期間(即一九八五至九零年),中山有五點三公里水泥路,和四十公里三級標準瀝青路。四十公里瀝青路睇落很進步,不過,當時水泥路的級別比瀝青路高,據老中山人回憶,七、八十年代的瀝青路軟腍腍、凹凸不平,不單汽車跑不快,踩單車也吃力。
後來,一九八七年,霍英東捐二千萬港元,把 G105 原岐關車路西線鋪混凝土,從雙線雙程擴闊至四線雙程,公路級別從四級升至二級。
時代前進步伐沒停下來,今天,珠海至中山的 G105 部分路面「白改黑」,即是從混凝土路面鋪上瀝青,成為混凝土瀝青路(這年代瀝青高級過混凝土了),而且,大部分路段已擴闊至六線雙程,早已超越當年岐關車路的規模。
中山城區
單車經過中山三橋,進入中山市區。一九九二年,中山三橋至沙朗的 G105 改走線,原本兜入中山市區,跨過幾條開合橋,繼續往沙朗。由於國道上車流量越來越多,太多來往廣州與珠海的車輛穿過中山市區,導致市區交通擠塞,當地政府於一九九二年在中山市區西面鋪了新馬路,稱石岐過境線,即是現在的 G105。
三十幾年後,石岐過境線已發展成繁忙的商住區,大型商場林立,「過境」概念似乎淡化了。我從過境線轉入中山市區,吃過午餐,然後走走中山市博物館,裏面有岐關車路的歷史,也有影片介紹過的收音機博物館,當然不能錯過的,就是在《老爺車北上!珍藏車中山東莞自駕遊》介紹過的中山中天古董車博物館。
培力橋
玩完食完,繼續尋橋之旅。岐關車路的總站設在中山和石岐,我離開中山市區,算是走完岐關車路了,從珠海到中山,踩單車只不過兩小時,當年路況不佳,以前大巴也許比今天的單車慢。
培力橋是桁架橋的一類,是英國工程師 Donald Bailey 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設計的模組化、預先組裝築橋方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廣泛應用於軍事上。培力橋的優點是能夠在戰場上快速組裝、拆解和運輸,不需要特殊或重型工具,也不需要焊接;橋的部件小巧,除了方便收藏外,必須能夠以卡車運輸,所以培力橋對部件的尺寸有特別要求。戰後,培力橋大多作為救災和工程的臨時橋梁,至於培力橋的組裝,我在《香港仲有幾多培力橋?》介紹過,有興趣繼續閱讀。
說到這裏,原來還未開始尋找培力橋……究竟 G105 上的培力橋 / 鋼便橋在哪裏呢?當地人說,從珠海往中山走的話,第一條鋼便橋在深灣村,可是,實地找不到,原來這橋已於幾年前道路擴闊後拆卸。下一條橋,在中山城區以北,一處叫沙朗的地方。
六沖橋
新舊 G105 在沙朗滙合,這裏樓房較舊、人多車多、車水馬龍,好像突然回到九十年代的大陸。從沙朗向北踩約半公里,混凝土橋六沖橋橫過無名水道,一不留神,就會錯過六沖橋兩側的六沖中橋鋼便橋。
鋼便橋有兩條,分別在馬路兩邊,東邊只能行人,西邊可行車。由於馬路被石躉分隔,行人需要在馬路底的小通道過馬路。
十六頃橋
再踩一公里多,到達下一條培力橋十六頃中橋鋼便橋。它也是一對,東西兩橋本來可行車,但東橋禁止車輛過橋。細看橋的結構,兩橋都安裝雙層培力板(Bailey Panel),量度一下,培力板長三米,符合培力橋的設計。
沙尾二橋
繼續踩短短五百米,到達沙尾二橋鋼便橋。橋很短,只有五塊培力板(3 x 5 = 15 米)。可能由於太短,而且靠近國道,我看了一會,沒有人走,行人都直接在國道的沙尾混凝土橋過河了。
坦背橋
繼續前進一公里半,到達坦背橋鋼便橋。它只有一條,在 G105 東側,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
婆隆橋
離開坦背橋,足足踩九公里,到達婆隆橋鋼便橋。它也分為東、西兩橋,兩條都是行人和非機動車用。
從沙朗六沖橋至婆隆橋,距離十五公里,中間有很多水道,G105 大多以混凝土橋跨過。翻查歷史,這幾條培力橋 / 鋼便橋的來歷,與國道升級工程有關:二零一四年前後,沙朗至婆隆一段國道進行「快速化」:以天橋跨過十字路口、擴闊路面,令車流增快;中山一帶水道多,國道上有頗多橋,「快速化」佔用了橋的行人路和非機動車道,於是在橋的兩側搭建臨時鋼便橋。
與香港元朗凹頭培力橋一樣,部分鋼便橋保留至今,亦有部分建了混凝土橋,例如沙尾橋西側。
「快速化」後,行人過路設施減少,行人過對面馬路變得麻煩,需要在橋底的小道通穿過對面。通道十分矮,介乎一點七五至一點八米,高人會撼頭、矮仔感壓迫,踩單車不彎曲身體的話,亦會撼頭。
婆隆橋是單車之旅最後一站,既然來到這個冷門地方(這裏不是景點,應該不會有人專登來,踩單車的話大多數會走國道 228,即岐關車路東線),憑一點點冒險精神,沿婆隆橋的水道走,看看會通到哪裏?
中山水道縱橫交錯,據中山黨史紀錄,一九八七年,中山有一百三十九條橫水渡,可見水上交通繁盛。我沿水道踩到尾,經過水閘,外面是小欖水道。小欖水道全長三十三公里,與橫門水道、橫門東水道、洪奇瀝水道、磨刀門水道、雞鴉水道、石岐水道等構成中山重要的水上運輸路線。繼續沿河道踩了一陣,幾艘運沙船來回作業,我沒有特定終點,直至時間差不多,就告別風光明媚的水道,完成「岐關車路 + 培力橋」單車之旅,全程七十公里,全平路,半天輕鬆完成。
炎夏快車
幾個月後,又從珠海出發踩單車,原本計劃沿岐關車路東線入中山,西線返珠海,但唔夠時間,結果走 shortcut 坦洲快線, 輕鬆完成約九十五公里快車之旅,途經與岐關車路同一年代的兩大遊樂場,不要錯過下面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