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場 X Y Z
十幾年前我把香港幾個小規模、鮮為人知的土炮礦場記錄在案,待有空就探索。轉眼十年,直至因疫情冇得外遊,才把塵封檔案重見天日,以「礦場 X Y Z」包裝。
何不指名道姓?因為三個礦場幾十年來不單未有人找到,甚至聽過的人少之有少,只憑村民口耳相傳及政府牌照,不能斷定真有其地(政府有發勘探牌照,但不表示會開採,有些例子是勘探後沒有正式開採)。
因此,找到開採痕跡才得開估 — 「礦洞 X」是相傳在湖底但實際不在金竹排村的金竹排礦洞(本文刊出時仍有幾個洞口未介紹);「礦場 Z」是已變成露營營地的水流槽礦場。最後一塊碎片「礦洞 Y」就是黃毛應。
金竹排故事裏,我分享食白果的經驗,道出探險不會有一擊即中的美事。今次以日誌形式,讓大家了解找尋黃毛應的過程。
十幾年前的廿幾年前
十幾年前我在某電台節目任嘉賓,咪後與另一嘉賓交談。他說廿幾年前在西貢黃毛應看見一排山洞,估計是礦洞。
「十幾年前」+「廿幾年前」= 三十幾年前。
當時沒有衛星定位,嘉賓也說不清山洞位置,總之在黃毛應啦。後來,據知節目主持人曾到黃毛應搜索,但不果,而網上能夠找到的資料只有寥寥數字,相信是嘉賓和主持的對話。
十幾年後,我連那個節目是介紹甚麼也忘記了,但 COVID-19 令檔案重見天日,以今天的科技及資源去解開黃毛應之謎。
十月(二零二一年)
隊友 Tymon 從政府檔案館找到五十年代文件,關於申請勘探牌照事宜,附有勘探範圍,但不在黃毛應村。
十一月
秋高氣爽,實地探索,勘探範圍內沒有發現,然後安坐家中,透過透地雷達圖再次搜索整片區域,仍未找出蛛絲馬跡(以相同技術很容易找到金竹排的洞口)。
當時,我們相信是勘探後未曾開採之一例,在港英年代十分普遍。
一月(二零二二年)
心有不甘又得閒,到黃毛應村找多次,只找到一些遺蹟,後來知道是七十年代漁護署為農民建造的輸水系統。(另見香港大笪地《「礦洞 Y」初探,當然未搵到》)
黃毛應一帶居民不多,四周是荒廢農田,一級一級延向山邊,今天田野長出密林,但梯田景觀仍清晰可見。
回程經過西貢,見關於東江縱隊圖片展,聯想到黃毛應村的玫瑰小堂,也許能夠從村中長老獲得礦場資料,就碰碰運氣,但沒有收獲。
隊友 Tymon 見我食白果,就做鍵盤戰士,以透地雷達圖、各年份航空圖及地質圖擴大搜索範圍,劃出幾個可能範圍,他說:「…the area blow looks like someone has excavated a bench and possible tunnels given the size of the spoil…」最遠一處,直線距離黃毛應村一公里。
六月
由於開放銀礦洞計劃,及寫《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和一系列新界文章關係,認識了不少村落居民,經各村村長村民轉介又轉介,找到一位黃毛應村原居民。
黃毛應村原居民
他幾廿年前已搬出黃毛應,他說:「基本上黃毛應已沒有本村人,現在居民都是從外面搬來,所以他們不會知道礦場的事。」
他接着說:「礦洞是村民私下發掘,年份已記不起,位置是黃毛應後山的小河的右邊。」我想起五十年代牌照,明白食白果的原因,因為礦場不在勘探範圍內。礦洞是他兒時記憶,超過半個世紀,儘管追問下去,他也不能準確說出位置,不過,黃毛應後山的小河的右邊是極具價值的情報!
後山小河的右邊
黃毛應村後山有兩條河,一大一小,兩條河在政府及各年份地圖都沒有標示河名(政府地圖以「石澗」標示大河,故此本文將以「石澗」稱之),小河甚至從未出現在各地圖上。小河一月時已探索,故排除在外;石澗在村北面半公里外,源自雞公山,流經石坑、鐵鉗坑、大網仔,最後流出西貢海,不經黃毛應村。
不過,既然「金竹排礦洞不在金竹排村」,「黃毛應礦洞不在黃毛應村」實屬平常。今天村後仍有小徑穿過荒田抵達澗邊,也許是當時村民來往農田的幹線(或到礦場開工)。
七月
炎熱天氣警告下,當然是戶外活動好日子。今天又實地探索。基於「黃毛應礦洞不在黃毛應村」,我從石坑起步,沿石澗往上游。石澗兩岸盡是荒廢梯田,田基路仍在,亦有行山隊的絲帶。
往上游走約三百米,兩岸都沒有洞穴,也沒有露天採礦痕跡。心想,既然有行山隊足跡,十幾年間怎會無人見過礦場或山洞?
今天獨自一人探險,由於石坑一帶沒有網絡,我出發前把路線及撤退時間告訴隊友,雖然安全,但不能偏離路線。由於要準時撤離,未能探索石澗上游,但並非空手而回 — 我觀察了地貌,想起 Tymon 提及的「spoil」,隱約看見礦場的格局,因此我在香港大笪地網站寫:「……對果一帶環境及以前的地貌有了解。下次再去時應該好大機會搵得到,到時就開估啦 ~~」
八月
今天有隊友同行,能夠深入腹地,包括行山隊不會踏足的範圍,即是我在影片所講「超越超級山卡啦」。
「超越超級山卡啦」位於荒田之外,但曾在二十年代航空照片曇花一現,亦是 Tymon 劃出其中一個可疑之處。
我們沿石澗往上游,同時留意兩岸,謹記村民所示「小河的右邊」。有趣是,我訪問村民時,沒有搞清楚究竟是從上游往下游的右邊,抑或下游往上游的右邊?
石澗上游是密不見天密林,外面烈日當空,陽光照不進河谷。我們在荒田最高位轉入山野,繞了半個山坳,抵達我上次認為是「礦場格局」地貌的上方。
從上向下搜索相對由下向上容易,因為視野較廣闊,易於觀察地形。找了一陣,看到一處與南丫島錳礦場非常相似的人工開墾地貌。幾十米外,找到第一個洞穴。
第一至五洞穴
由於沒有官方紀錄,我把洞穴以地勢排列。「一號洞」洞口被沙石填了大半,外面地表被挖走。
「二號洞」在二十幾米外,同樣是洞口半埋,洞外同樣被挖走大片土地。
順地勢及礦脈很容易就找到「三號洞」,不過,若沒有留意礦脈走向,頗難發現「三號洞」,因為它是垂直的坑道或直井,被沙石幾乎塞滿,只剩下約半米小洞口,裏面黑漆漆,看不到有幾深。
我在影片裏說,黃毛應的格局與南丫錳礦很相似,因此「四號洞」的位置已經在我腦海浮現,引致我們犯下一個低級錯誤。
「四號洞」的確在我預定的位置出現,至於「低級錯誤」,先賣賣關子!「四號洞」佔地最大,洞深約五米(未計被埋沒部分),外面的地面也被挖走,範圍約闊四米、深三米、長二十幾米,活像一條沒有頂部的坑道!
「五號洞」在約三十米外,與「四號洞」幾乎是孖生兄弟,長闊高一樣、露天,但沒有洞穴(所以該稱「五號坑」)。
「礦坑挖通頂」在香港另有一例,就是蓮麻坑礦場。著名景點「六號廳」其實是小夾層 Level 6(舊稱 Level 1) ,挖走天頂,成為半露天礦坑,詳盡故事另看《蓮麻坑礦場 Level 5:「礦柱回採」、Old School 木氣井、最大礦層》。
繼續走,找不到「六號洞」,也許沒有,也許在其他地方,但撤離時間已到,留待下次探索。不過,「五號洞」旁看見一條坑……
後山小河的右邊
這條不是坑,而是乾涸的河!在地圖上沒有標示。我立刻想到,假如村民(當時是村童)從黃毛應村走過來,會遇到這河下游,而一至五號洞都在河的右邊 — 村民沒有記錯!只是沒有預知半個世紀後小河會乾涸。
我們心血來潮,跟河床走,看看有甚麼發現 —「低級錯誤」發生了。
找到「三號洞」後,因為預料到「四號洞」位置,我們放下背囊和地圖,輕裝前往「四號洞」,打算原路折返,難度不高(就算認唔到路,循地形及礦脈都可找到回頭路)。
我們沿河床走,越走越遠,確認河床滙入石澗。這時候,身處位置與「三號洞」及「五號洞」呈三角形,走回頭路雖最安全,但路程遠 + 上山,於是抄近路返回「三號洞」。
結果,竟然到達「四號洞」。最後,花了比預期長的時間才取回背囊,得不償失,體驗叢林是極容易迷失方位的地方。
未解之謎
今次找到的礦場,其實早在二十年代航空照片已有痕跡,此外,村民提及屬私下開採,而開採範圍沒找到礦石,綜合幾點,推論這礦場並非政府在五十年代批出勘探的礦場。
至於還有沒有更多礦坑?當時村民採甚麼?營運時期?以上謎團留待下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