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egg studio

自由自在博物館(4)模擬核彈發射!前蘇聯洲際導彈發射基地

自由自在博物館(4)模擬核彈發射!洲際導彈發射基地

自由自在博物館(4)模擬核彈發射!洲際導彈發射基地


這基地在烏克蘭是頗著名的地方,不過碍於距離首都基輔要三個多小時車程(來回差不多要七小時),除非是軍事迷,否則願意花一整天到此一遊的遊客不多。

我不是軍事迷,卻認為這裏極之值得花來回七小時車程到此一遊。雖然這裏名為是「博物館」,實際上是一個運作中的洲際導彈發射基地。這一帶有數十個發射井,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承繼了大量前蘇聯的軍備及導彈基地。(核彈也有,不過核彈頭給俄羅斯取去了。)

我可以走進去的洲際導彈的發射井。

其中一個發射基地經過一輪政治及軍事裁減動作後,為了營運下去,無奈開放予遊客付 $$$ 參觀,所以,除了展廳內的模型外,大部分展品 — 特別是導彈 — 並不如基輔航空博物館的拆走引擎,而是「真品」,例如博物館的主角 SS-18 洲際導彈,理論上只要注入燃料、放進發射井、㩒掣、發射(事實上是一連串的發射程序,見上面影片)。

這裏是軍區,守衛十分嚴密……的確,本來是頗嚴密的 — 在軍區 / 博物館裏不能隨意走動,一定要職員伴你左右。伴隨參觀(監視)我們的退休蘇聯軍官,表情嚴肅,眉宇間露出殺氣。

死板的展覽廳

展廳裏有洲際導彈的模型、發射井模擬控制室,及介紹導彈發射過程和核彈原理的展板,另一個展廳展出蘇軍的槍械。退休軍官一臉嚴肅,拿着桌球棍,指着展品,用俄文解釋:「……這是 XXX,作用是 XXX……」大概是收錢就做嘢,懶理你不懂俄文,說明之餘不時以桌球棍敲打模型及展板,要我們留心聽書,彷彿回到學生上課時。

同樣可走上去參觀的導彈運輸車。

國內核碉堡照片改變了氣氛

位於廣東北端的核碉堡,除了「毛主席萬歲」外,外裏和蘇聯的一模一樣,與 712 鈾礦一樣,是五十年代、中蘇尚未交惡時,是蘇聯的指導建設。

當介紹 / 教導至地下核碉堡時,他指着碉堡模型,似乎想不起碉堡的英文名。這時候,我把國內一處核碉堡照片給他看,然後說(當然用英語)「……這是你們國家(蘇聯)指導我們國家建造的……」他一看,態度 180 度轉變,本來嚴肅的臉露出笑容(之後整個參觀都是笑臉迎人),然後轉身走進小房,推出一台機槍給我們玩,又拿出頭盔,叫我們爬上電單車影相。

本來嚴肅的氣氛,被國內核碉堡打破了。

退休軍官拿出頭盔及機槍,叫我們爬上電單車影相。

打破嚴肅氣氛後,軍官雀躍地帶我們到室外看導彈。他把彈頭上的保護罩拆下,露出追蹤地形的鏡頭。不遠處有十幾枚飛彈排列在地上,他任我們拿上手玩,不過,一枚戰鬥機上的導彈要兩個人才勉強抬得起,並非想玩就有能力玩。

前方是款式各異的導彈,後面的龐然巨物是 SS-18 導彈。
有幾重?大約 30 公斤。
SS-18 拿不起,只好爬進去看看。內裏是燃料倉,現在沒注入燃料,空空如也。
軍官(左):「爬上去啦!」

後來,他讓我們從引擎倉爬進 SS-18 導彈的內部。遠處的軍人虎視眈眈,臉有難色,我想,如何自由自在的博物館也不會讓遊人潛進導彈裏吧,何況這裏是軍事基地?不過,既然上頭很雀躍,下屬不敢阻止。

四周有幾十輛坦克,遠一點是一台綠色的導彈運輸車,它把導彈運送至發射井旁,像雲梯般升起,把導彈滑進發射井裏。

一帶一路

雖然核碉堡模型打破了嚴肅氣氛,繼而讓大家有機會參觀和玩一般遊客不能參觀和玩不到的設施,但也揭露了軍官的英語非常弱,我們的導遊也不見得好,而我們只操港式英語。

之前在切爾諾貝爾之旅第九章提過,烏克蘭早就走上「一帶一路」,包括 50-60 年代中蘇核碉堡,「一帶一路」也把一班國內留學生帶到烏克蘭。

結果,溝通效率非常差。

幸好,國內留學生們操流俐俄語和普通話!成為了港中烏兩國三地的溝通橋樑。後來,因利成便,他們也隨我們「深入」地底參觀,體現「世界人民大友好」。

展館裏的發射控制室模型,可見樓高 12 層,我們稍後會到達的是最底的兩層 — 發射指令室及居住區。

發射控制室

與學生們擠進發射井百多米外有一間小屋裏,裏面是抽氣機房。軍官開動了系統,加壓的空氣經管道泵到百多米以外的地底。

幾十個發射井中,其中一個沒有存放導彈,而是安置了發射控制室(Unified Launch Control Center)。控制室像一杖導彈,高約三十米,垂直地被塞進發射井裏。控制室裏面分為十二層,布置了發電機和電腦,最底兩層是指令室和作息區。整幢控制室的氣壓比外面高,依靠剛才的抽氣機房把空氣加壓。至於加壓的原因,我問了軍官,他聽不懂,所以沒法解答。

展廳裏的指令室的模型,也有操作說明書,但地底下的真實指令室當然沒有英文說明書。

我們擠進沙甸魚式電梯,每次只容納三至四人,下降至底部尾二的指令室(本來我說爬下去,但軍官說太危險)。過去,指令室負責附近幾十個發射井裏的導彈發射工作,隨蘇聯解體,最關鍵的發射裝置已停用,但整幢控制室其餘的系統仍能夠運作。

爬落地底裏的指令室。

模擬發射

軍官先簡單說明發射導彈步驟,然後啟動了演習模式,讓我們試試操作發射過程。發射程序很簡單、很 raw,必須三個人一起做才能完成,而且不需輸入座標,因為每一杖導彈分別瞄準了美國某個地方。

所謂演習模式,是做少了其中一個步驟,而且發射井裏沒有導彈,其他步驟和真實一模一樣。

冷戰時期,控制室長期有一名長官及兩名士兵駐守。三名官兵當一更為期 45 天,六小時輪更制,45 天裏不能離開控制室,一直在圓柱體內部生活,任務就是等待那台黑色電話響起,下達發射命令,三人進行我們剛才的操作,一分鐘不夠,導彈發射。

控制室的最底層是三人的居住區,裏面有非常簡單的生活設施,很難想像如何在密不見天的環境裏生活個多月!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