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egg studio

荒廢金礦淘金沙!「黃金洞」第三集:「礦柱回採」主開採區


荒廢金礦「黃金洞

上回講到,探入陽山荒廢金礦「黃金洞」約一公里仍未見盡頭,礙於時間關係,只好折返,留待下次再去。

上回認識了以前在金礦工作的礦工,金礦停業後,有人開士多、有人油站打工、有人行過搭嘴……綜合各人情報,金礦停業只有十幾年,不算有歷史,規模不算大……上集《陽山遊金礦!深探秤架荒廢金礦「黃金洞」》有詳盡介紹。

上集在這位置折返。前路還有多遠?能夠接上第一集的氣井嗎?今集分曉。

繼續深入

上集我們穿過細小的開採區,見過熟悉的「礦柱回採」,因時間關係,最後止於地下河石棧道旁。

礦工指,礦坑末端有垂直氣井,以前能夠從木架爬上去。我估計氣井能夠通往山頂,可能是第一集介紹過、山頂農田旁邊的氣井。第一集我們從山頂的氣井下降,遇地下水水位上漲,未能成功落到底。

今次我們遇到另一位當地人,他以前在山上工作。他說,山腰也有氣井,即是氣井不止一個,或者氣井內有分支,通往不同出口。

氣井

氣井的主要功用有幾個:

  1. 利用洞口和氣井的高度差,保持礦洞裏空氣流通。洞口和氣井的高度差越大,氣流越大,例如蓮麻坑礦場,最高的氣井約有五十米,足夠令坑道內空氣自然及持續流動;馬鞍山礦場,240ML 與 110ML 有約一百三十米高度差,形成以為坑道裏安裝了強力風扇的錯覺。(有時候,空氣流動是理解坑道走向,甚至搵出口的方法);
  2. 當礦坑利用爆破開挖時,氣井能夠快速平衡壓力和排走煙霧;
  3. 開挖礦坑時,氣井可作為另一個開挖面,加快開挖速度 — 這技術也應用到火車隧道開挖 —《再探畢架山隧道 — 九龍及沙田直井挖掘及研究》有詳細探討;
  4. 很多時候,開採出的礦石會利用氣井倒往下一層,最後集中在礦場底層,然後運出外面。內地有幾個礦場利用小火車運輸,例如《「電力小火車」粵北南雄棉土窩鎢礦場遊》和《再去馬田煤礦!搭窄軌火車深入煤礦》。
從上集終點繼續前進。

「50 椿」小形開採區

從上集終點繼續出發,先走過地下河旁的石棧道,想像十幾年前礦工出入的情況 — 棧道狹窄,雖不算危險,但不保證不會跌落河。石棧道的盡頭是另一個小形開採區,紅字「50」。「50」是礦場的分區,稱「椿」,連龍洞也用上相同分區方法,請參考上集

這裏有一條岔路通往不同方向的坑道,石壁上寫上「二號龍」,約百多米後是六米高懸崖,木梯腐爛了,我們沒有下降裝備,只能到此為止,不過,前面沒空氣流動,也沒水,估計是掘頭路。

返回「50 椿」,地下河上方是人工坑道,幾十米後有一條木橋,橋下是地下河。前方河道變得狹窄,因此河水洶湧澎湃,在斷木橋下侵蝕出一個大水潭,這過程不知花了多少千萬年?

「50 椿」盡頭的斷木橋。

木橋斷了,前方坑道沒有棧道殘駭,因此,我估計過去木橋接上木梯,礦工從這裏往下走到地下河,繼續前進我預料的主採礦區開工。

沒有木梯,又沒有下降裝備,只好與上集一樣,游水游過大水潭。大水潭闊四米,長約十米。游過頗冷的水後,頂住更急的水流,穿過幾十米非常狹窄、坑壁光滑的坑道,然後景色豁然開朗,抵達一個幾米闊、十幾米高的洞室。洞室看不到盡頭,地面是幾十個大小不一的小水窪,也許幾百年後會形成小型邊石壩(棉花堡);地下水在這裏滙聚形成地下河。

大水潭水色碧藍。

洞室有水泥做的樓梯,旁邊用紅漆畫了醒目的紅色箭咀,我們拾級而上,石棧道高四、五米,下面水位低,失足跌下可大可小,走路時如履薄冰。

越走越高,最後石棧道通往洞室另一端,是個更大的洞室,長闊高都超過三十幾米,遍地碎礦石,四方八面都有開鑿和爆破痕跡,幾隻蝙蝠拍拍翼,空氣暢通 — 這裏應該就是我預料中的主開採區

礦柱回採

主開採區佔地非常大,入口處有幾條人工坑道,每條長十幾米,然後分支出三至四條人工坑道,往各個方向輻射出去,某些坑道會相通,形成迷宮般的網絡 — 這種開鑿布局似曾相識嗎?就是香港蓮麻坑礦場 Level 5 採用的「礦柱回採」

然而,主開採區的礦柱回採仍屬初部階段 — 「柱」仍未成形,坑道窄 — 若礦場沒有停業,這些迷宮坑道最終會被挖空,剩下一條又一條石柱,甚至,如湖南煤礦老闆所述,石柱也被挖掉,然後安裝金屬支架,停止排走地下水,以水壓支撐地層。

主礦區坑道縱橫交錯,屬於礦柱回採雛形。

淘金槽

主開採區與小開採區之間,有兩條大水泥水槽,它們低水的一端接上地下河,高水端是兩米乘一米的沙池,旁邊是破爛水管,估計用作把水從地下河引進水槽。

肉眼可見,沙池裏有閃閃金光夾雜沙裏,大水槽旁邊存放了幾樽工業用的酸,雖沒有指示牌或說明書,估計是淘金槽!參考其他地方的淘金設施,這個淘金槽十分簡陋,主要用作淘金粒,太細小的金箔 / 金沙是淘不出的。

不過,既然到此一遊,當然要體驗淘金樂趣。淘到金嗎?影片結尾開估。

未完待續

這是第三次探索「黃金洞」,預料之中的主開採區找到了,引證了氣井在開採礦坑的角色。據老礦工述,除了金,礦場亦出產石礦,究竟當時黃金的產量如何?是黃金產量不足抑或石礦品質不佳導致礦場幾度易手,最後執笠收場?從老礦工們口中不得而知。

有一位村民說,他不是礦工,而是在山腰一帶工作,靠近其中一個氣井。他的憶述,說明了原來氣井不止山頂(第一集)的一個!由於時間和裝備限制,我們只能在主開採區長時間逗留,雖然確認空氣流動、蝙蝠飛,但未夠時間找到氣井。

下集再探「黃金洞」,研究礦柱回採、淘金之餘,逐解開氣井之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