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
幾年前新春假期,取 114 國道從陽山踩單車前往龍鳳溫泉,沿途是平靜的連江、農田和水壩,原來忽略了一個巨大溶洞。
現在,114 上豎起巨形手繪壁畫(招牌)「仙人洞」,非常搶眼。
請村民帶路,到達溶洞入口。洞口很大,周圍布滿爆杖碎片,殘留一點新年氣氛。還未穿過滿地紅,幾條十幾米高石柱展現眼前,支撐十多米高的洞廳。石柱表面濕潤,被陽光照射呈現金光閃閃。石柱背後、陽光觸及不到之處,無數鐘乳和石荀慢慢在黑暗裏生長,之後隱約有幾個洞室和隧道。
村民說:「仙人洞很大、很深!」
我問:「有多深?」
「我在洞玩了五十幾年,仍未行到盡頭!」
「曾有人行到盡頭嗎?」
「洞穿到山的另一邊,有人說,在洞裏聽到村裏賣豬的吵鬧聲。」
村民說的村,估計是山後的村落。村民繼續說:「這洞十幾年前很多人來,現在少人了。」
上洞
我們原本沒有計劃到仙人洞 — 天雨及寒冷關係,到通天籮天坑的計劃取消,於是臨時找幾處能避雨又溫暖的「遊客路線」玩玩,包括之前的漁水洞。仙人洞早已被國內探險隊朋友探過,不過對於臨時興起遊洞的我們,似乎不拿地圖去探路會更有趣,於是謝過村民,開始探險。
穿過滿地紅的鐘乳大廳,先循腳印往上方探索。上方不用專門攀爬裝備,輕裝就能夠探索,很快看過所有坑道及洞室,似乎沒有往山體更深處的路,於是轉往下洞。
下洞
爬下高四米的小懸崖(不是訛傳的「40 米」),正式進入下洞。走了十餘米,爬過幾米高石堆後,是一個稍大的洞室,沒有可觀的鐘乳或石筍 — 沒有奇景,只有亂石一大堆。
過去的水道現在變成「行人隧道」,旁邊有水流沖擦的痕跡。沿「行人隧道」繼續上上落落,經過幾個洞室,路線清晰,不易盪失。有些洞室有分支、有掘頭、也有相通,或者垂直向上 — 抱住避雨心態的我們沒帶上升下降架生入洞,所以放棄上面的空間,繼續沿「行人隧道」前進。
大約走了半公里,沿途所見的洞室不太,儘管有鐘乳、石筍和石簾,但數量及宏偉程度不及入口,直至到達一個有小水潭的洞室 — 小水潭真的很小,不知是地殼變動抑或其他原因,只有約二十至三十厘米深,不過,眼前是截然不同景色。
白色、薄薄的礦物片依附在小洞室岩壁上,從地面至天頂,令洞室變得白濛濛。礦物片拿上手立刻碎裂(請看影片),估計是鈣的沉澱物 — 石灰岩溶於水後,鈣隨流水沉澱在岩壁上,形成這種罕見又奇特的地貌。
(更新:兩個月後重遊仙人洞,帶備檢測工具,證實了白色薄片是碳酸鈣,亦解開了薄片形成之謎,必看《再探……被水淹沒的仙人洞》)
縱使前面仍有去路,但時間不足,仙人洞探索到此為止,留待下回繼續!比較之前到過的幾個溶洞,仙人洞位於國道旁、泊車方便 + 近陽山市區、未被開發 + 原始味道、入洞即見例牌鐘乳奇景,不用涉水攀登,若有興趣及技術,又可深探……多種玩法,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