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egg studio

一百年後新寧鐵路「白沙墟支線」單車遊


踩單車遊新寧鐵路

上集《一百年後新寧鐵路,真係乜都冇得剩?》介紹廣東台山新寧鐵路的歷史,鐵路停運超過半個世紀,保存下來的遺蹟少之有少,可是,鐵路的價值不在於有多少遺蹟,而是鐵路對台山及五邑地區發展的影響。

今集以單車遊走大小僑鄉及火車走線。

一九零九年,新寧鐵路第一階段通車,從斗山到公益;一九一三年,公益至北街(今天江門)的第二階段通車,主線完成,連同公益的港口,構成了台山南北縱走的水陸交通網絡,輸出沿線城鄉的物產、進口外國貨品,不單令鐵路沿線的經濟起飛,更重要是,遠渡外國打工的華僑乘這波潮流,紛紛把賺到的錢、學到的外國技術帶回國內,一下子,簡陋鄉下十幾年間發展成井井有條的僑墟、融滙中西美學和建築技術的騎樓洋房、藝術與防禦集於一體的碉樓雨後春筍出現在五邑土地上。

一九一七年,為了打通五邑西部交通,規劃第三階段工程,從寧城(今天台山)向西興建支線,一九二零年通車。原本的計劃,支線從寧城通往開平及陽江,後來因戰亂、政治格局等等不同原因,最終止於白沙(白沙墟)。

《新寧鐵路走線圖》(按圖可放大)

白沙墟支線

上集從斗山自駕到北街(今江門),站站停,鐵路雖無跡可尋,但沿着當年火車走線,遊覽及欣賞富有特色的地道僑鄉和墟市,亦遊電視劇《狂飆》及幾齣電影的取景之地,玩盡「非遊客」和「遊客」路線。

今集踩單車探遊白沙墟支線,鐵路沿線的鄉鎮並非旅遊區,零遊客,不囂嚷,陣陣寧靜鄉郊風土人情。我亦踩到鐵路走線稍偏的地方,有一些人去樓空的僑鄉,另有一番趣味。

《新寧鐵路白沙墟支線》

寧城

寧城即今天台山,本地人多數稱台城

寧城站是新寧鐵路主線和白沙墟支線的交滙站,是一幢極具風格的紅磚大樓。我在上集文章和影片曾介紹,當新寧鐵路停運後,寧城站的站房 — 紅磚大樓 — 改建成台山汽車站,直至一九九五年拆卸。

文章刊出後,有讀者指出,寧城站原址是今天的台山商業城,並非台山汽車站。不過,地方政府的資料指,紅磚大樓於鐵路停運後改建台山汽車站。由於缺乏航空圖引證,上集(已修正)介紹,台山汽車站是以前的寧城火車站。

今次旅程,我入住台山商業城毗鄰的酒店,酒店有一位員工,他八十年代從開平來台山打工,見證了紅磚大樓拆卸和重建。他說,舊台山汽車站(紅磚大樓)一九九五年拆卸,同時在約一公里外建新汽車站,即是今天的台山汽車站。他依稀記得,舊汽車站(紅磚大樓)正門向西,我由此推論,當年的火車路軌及月台在站房背面,朝南北走向。

又延伸推論,白沙墟支線的路軌向南,約百幾米後過河,可是無法估計確實過河或鐵路橋的位置。火車過河後,台山城西發展翻天覆地,同樣未能估計火車走線。

「都市與鄉郊」的邊緣

離開酒店 / 寧城站,沿台沙公路踩十幾分鐘,就到達「都市與鄉郊」的邊緣 — 我以前有幾篇文章,包括《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和《打鼓嶺客家建築單車遊》提過,隨着城市發展,香港新界的「都市與鄉郊」界線已消失殆盡,反觀內地和外國有一些地方,界線仍清晰明確,這裏同樣保留這條清晰的界線。而且,稍後火車經過的僑鄉村鎮,都清楚呈現村落與田野的界線。

「界線」這概念與對於新寧鐵路和僑鄉發展有莫大關係,不過我已經踩到筋坑,這點稍後方作介紹。


筋坑

筋坑是非常細小的村,沒有墟市;影片記錄了我從村尾踩單車到村口,半分鐘不到。

根據台山博物館在二零一九年進行的調查,筋坑村村委會辦公樓是火車站原址,唯報告未有引用照片。不過,從細小的村找「村委會」不困難,放眼只有一幢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又具備「辦公樓」條件的舊房子,相信就是當年的筋坑站站房。

路軌鋪在辦公樓外,變成 S534 省道。從地形考慮,S534 與過去火車走線重疊,直至黎洞才有變化,稍後介紹。

不遠是筋坑橋,是 S534 必經的行車橋。台山博物館的調查引用一九三五年《鐵路年鑒》,它記錄筋坑火車橋是以三合土及木為建材的九孔橋。眼前的筋坑橋同樣有九孔(八個橋躉),但未能確認是不是從火車橋改建,抑或新建的橋。

經過筋坑橋後,興建中的 G240 國道與 S534 交錯。我在十字路口停一停,無意中看到遠處一幢荒廢大騎樓,縱使與我相距頗遠,大騎樓披滿植物,仍散發出典雅氣質,濃濃的歷史氣息把我吸引過去。


水南

看完仁樂山房,繼續上路。今天天氣炎熱,瀝青路面反射熱力,加上太陽直曬背脊,理應非常熱,但大部分路線有林蔭,這段路踩得熱,卻輕鬆。

很快到達下一站水南,墟期是「四、九」,指逢初四、初九、十四、十九、廿四、廿九為墟期(上集火車經過四九站,是逢「四、九」為墟期;五十站,逢「五、十」為墟期)。水南墟原名「南昌市」,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年)建立。最初,當地只有幾公里外的平崗墟,但平崗墟的居民不讓外姓人擺賣,於是水南人在附近另起爐灶,成立南昌市,至一九四九年改稱水南墟。

一九二零年白沙墟支線通車,水南墟位於鐵路邊,自然風生水起。反觀平崗墟,我踩單車去看過,已經人去樓空,成為廢墟。

水南由幾條筆直騎樓街構成,我走遍整條村,找不到墟。問村民,墟在哪裏?原來已搬到對岸,是相對現代化的建築。

直至今天,水南墟仍有幾百戶居住,大騎樓地下商鋪如常營業,雖不算繁華,但總算沒有被時代淘汰。


官步

離開水南站,往官步站。省道在幾個幾十米高小山丘之間婉曲通過,坡道在百分之一至二之間,是水南與官步之間最平緩的走線,一百年前火車大概亦只能取相同路線。踩了約三公里,羊腸馬路前方出現大片農田,半月形風水池隱隱約約,一排村屋整齊排列,背靠小樹林,一派典形客家村落格局。

踩入官步,村莊裏沒幾個人,縱使今天是星期日,大部分房屋重門深鎖,最熱鬧是村口 — 大批工人星期日照開工,忙着把一幢建於一九二二年的中西合壁大宅翹廬改建做酒吧 + 民宿。我計劃開業後幫襯,試試現代僑鄉住宿體驗(反正從台山揸車來只不過十幾分鐘),記得留意稍後影片!


三合

三合位處三條河 — 南面河、西面河、北面河的交會,故稱三合,其中北面河又稱黎洞河,就是剛才在水南見過的河,S534 與黎洞河平行,至三合。

三合是墟,但半個墟圍板了,不知是重建抑或清拆?出發前看地圖,三合接近旅程中段,本來計劃在這裏吃午飯。抵步後發現沒有似樣的飯店,於是搏一搏,踩到下一站 / 村才吃飯,結果意外得到關於鐵路的資料。


黎洞

下一站 / 村是黎洞,是小得可憐的地方。我遊覽黎洞下村,風光優美,假如不是為了找鐵路,平時揸車或踩單車經過不會留意,就會錯過美景。

我在黎洞唯一的飯店吃午飯。雖稱為「飯店」,卻只做一味(看影片),連飲品也不賣,老闆娘叫我到對面士多買。

不過,老闆娘竟然知道新寧鐵路。她憶述,從小就聽到長輩說搭火車的事,知道火車站位置在飯店十幾米外,亦確認 S534 就是火車路。


上馬石

道別老闆娘,不到一分鐘單車程,來到 S534 與鄉郊無名小路路口。S534 轉左,我繼續沿無名小路前進,估計以前火車也行駛同一路線,朝下一站上馬石

離開黎洞不足一公里,火車走線(估計)與公路分道揚鑣。

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馬石水庫,上馬石村連同旁邊的潮洞新村沉入水底,像香港新界金竹排。馬石水庫今天稱陳坑水庫,我沿無名小路抵達水庫邊,小路伸入水裏,上馬石站位於前方水底。

水面屹立一幢孤獨的宗正樓,這名字未必很多人認識,若說水中碉樓,是當地人都曉的著名景點。宗政樓樓高三層,最底一層在旱季露出。當時宗政樓旁邊有四間兩層高青磚水泥平房,是幾位同村堂兄弟一起修建,建材和技術經新寧鐵路運到這個山卡啦之地。

「水中碉樓」。

我踩單車探索了水庫水線及堤壩,研究火車是怎樣穿過上馬石?水庫被十幾座矮山包圍,形成近似盆地地貌(非常適合建水庫),考慮建水庫前的地形,火車有兩條可行的路線通往下一站東心坑:

兩條路線的坡道約百分之一,彎度不大,符合蒸汽火車的性能。我到訪 A 線穿過的魚塘,屬於私人農場裏。農場主人不清楚鐵路歷史,卻請我進農場,近距離欣賞水中碉樓。


東心坑

東心坑不足一百米,半隻眼睇曬,人去樓空,居民住在後面的朝陽里。朝陽里有好看的榮哲樓,影片有介紹。

《東心坑問路圖》

長江

長江有幾間飯店,擠滿食客,非常熱鬧。火車走線一邊是荒廢騎樓,另一邊是簇新房子,對比鮮明。

估計火車從這排騎樓前經過。

田坑

離開長江墟,火車不走 S534,改走 Y302 鄉道。前方迎來一大片平坦廣闊的田野,這是單車之旅最心曠神怡一段。看看地圖,從長江至潭江東岸,是一片約五十平方公里的盆地,火車終點白沙墟位於盆地中央。

田坑。

這大片盆地上,村莊星羅棋布,彼此以農田相隔,村與村之間界線分明,村落的形象清晰。我在《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及上集「下坪站」一段裏,以粉嶺至上水為例,指新界各鄉村的界線隨發展而模糊,甚至消失。上集亦介紹,潭江北岸近十幾年發展迅速,大小僑鄉之間原本的農田已蓋了工廠和大型屋苑,高速公路穿插,新寧鐵路大王市站至北街站過去是一個個自成一國的僑墟,今天已連成一體。

相反,白沙墟支線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 — 從台山起,火車經過的僑鄉,不論是遠離火車路或省道,都村界分明,與潭江北岸走上不同的發展路線。


白沙

我在 Y302 繼續前進,保持時速約三十公里/小時,大概是當時火車的速度。兩旁景觀似乎在這一百年間沒有大改變,田坑至白沙還有孖邊、白水塘、下屯、望樓崗等幾條村,都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或之前出現,因此,我眼前風光似乎和當年火車乘客所見的分別不大,只是多了電塔和幾幢十幾層高、啡色的現代住宅。

那幾幢住宅的南面,就是火車之旅終點白沙站

望樓崗外的火車路基。

Y302 在進入白沙前從西轉向北,我停在彎位,旁邊是望樓崗,村外有一條約一米半高的土墩,與 Y302 連成一線。有研究香港沙頭角鐵路經驗,一眼看出土墩是火車路基。台山博物館的調查亦考證了這土墩是舊路基,與望樓崗的道路,組成三角線

三角線

三角線是為火車頭調頭的鐵路設施:火車頭甩了車卡後,沿三角線兜一圈,令車頭面向回程方向。上集提過三個「台山人的驕傲」,其中一個是中國第一個鐵路轉盤。白沙墟沒有轉盤,火車如何調頭呢?

白沙站三角線示意。

火車從寧城抵達白沙,這時候火車頭指向西面。

  1. 甩開車卡後,火車頭駛到 A 點;
  2. 火車頭倒車駛入波口,經黃線到 B 點;
  3. 火車頭正向駛入第二個波口,經藍線從 B 點駛向 C 點進入綠色主線,這時候,火車頭向東(寧城方向);
  4. 火車頭倒車從 C 點返回車站,接上車卡。

假如有看過《「三道嶺」追逐消失中的蒸汽時代》或一些外國影片,經常看見蒸汽火車頭倒行。既然蒸汽火車頭能夠倒行,為甚麼需要轉盤或三角線呢?

新寧鐵路使用的有軌汽車。

蒸汽火車頭設計上的確能夠倒行,不過多數用於短途行走,因為煤水車的轉向會阻礙司機的視線、車尾沒有排障器,令火車頭不適宜長途倒行。此外,一九二九年新寧鐵路為增加收入及減低成本,引入有軌汽車,舊照片可見,司機位在正前方、只有前面裝上排障器,並非設計予雙向行駛。

三角線的設計間接顯示站房及月台的位置(未有確實有月台的紀錄,以新寧鐵路的規格,中途站包括白沙站都不一定有月台,舉例,同時期的九廣鐵路華段,部分細站沒建月台,以土墩代替)。為實現三角線調頭功能,列車必須停泊在 A 點和 C 點之間,因此,站房的位置呼之欲出,台山博物館的調查亦記錄了站房的照片。不過,實地考察,這站房已拆卸,原址蓋了新民房。幾十米外,疑似水塔遺蹟仍在。

上面說過,第三階段的設計是從寧城通往開平和陽江,白沙只是中途站,雖然最後未有落實開平和陽江段,但也許未徹底放棄這個計劃,故沒有花成本在白沙建造轉盤。


新寧鐵路停運與僑鄉興衰

從台城踩單車到白沙墟,計埋在陳坑水庫探路和遊覽沿途村落,路程約四十公里。所到之處,除了「界線」這個概念值得探討外,有些僑墟鄉鎮人去樓空,例如上面介紹過的平崗,和回程時遊覽的圓山墟,都直接或間接與新寧鐵路興衰扯上關係。

圓山墟

回程時從水南轉入鄉道,沿水南河往下游,至水南河滙入潭江位置,有一個佔地不大的僑墟圓山墟

圓山墟原名「白水市」,建於清乾隆年間,又是「四、九」為墟期的僑墟。上世紀二十年代白水市改建成現今模樣,即四條長方形騎樓街包圍中間的墟市,呈「回」字形,每邊有出口,其中一個出口外建有碼頭,船舶從白水市通往潭江,連接珠三角水道網絡。

進入圓山墟 / 白水市前,要踩上一條小斜路 — 原來整個墟建立在約八千平方公呎的小山丘上,不高,稍不留意不會發現。

一九四九年,白水市改名圓山墟。圓山墟與台城相隔只有五公里,隨台城發展,圓山墟居民陸續遷出,昔日繁華墟市荒廢了,直至幾年前,內地幾齣賣座電影及電視劇(當然有《狂飊》啦)在圓山墟取景,令圓山墟成為尋幽探秘的好去處。

「衣錦還鄉」潮

圓山墟的興衰反映僑鄉的興起和末落。台山地區的僑鄉早於十九世紀中葉,即清同治年間,飄洋過海打工的華僑積聚了財富,開始回鄉買田、買地、建屋……「衣錦還鄉」是當時的大潮流,華僑們除了 $$$,亦把西方的建築技術、用料、藝術等帶回國內,這時期的僑鄉,主要以大騎樓為主,以青磚、木等材料建造。

二十世紀初新寧鐵路通車後,迎來第二波「衣錦還鄉」潮 — 更多資金、更新穎的建材及風格透過鐵路、水路、公路等傳入,例如「紅毛泥」、彩色玻璃和鋼鐵等大量應用於大騎樓上,同時亦興起中西合壁洋房和別墅,例如鐵路走線一帶有:黎洞站慧如樓、公益墟建築群、斗山翁家樓等,當然不少得「紅磚大樓」寧城火車站及北街火車站。

第三波風潮始於一九二四年,國民政府實施「城市改造」,旨在重建舊僑墟,及須以統一的規範重建大騎樓,形成今天井井有條的街道、高度一致的大騎樓、風格統一的立面,例如上集遊鐵路所經的斗山、沖蔞、寧城、大江、公益等等都是第三波風潮的佼佼者。

鐵路停運

三波風潮,形成廣東獨有且非常明亮的僑墟傳統和僑鄉文化。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僑鄉僑墟衰落,同時,新寧鐵路結束營運,彼此有沒有關係?

新寧鐵路開通後大部分時間都蝕本,部分原因已在上集探討過:鐵路通車後,包括財困、軍閥割據、日本侵華……一九三八年國民政府為免鐵路落入日寇,把鐵路炸毀,翌年鐵路停止營運,結束了短短三十年歷史。

不過,當把僑鄉的衰落一拼考慮,日本侵華也許只是鐵路停運的契機,並不是停運的絕對原因:

鐵路通車後,鐵路沿線紛紛修建公路,例如經過圓山墟的台荻公路、五十墟的台蠻公路等,公路成為鐵路的重要競爭對手。現代鐵路系統發展策略,客運以城際、跨省為主要客源,旅客抵達站點後,以地鐵、輕軌、巴士等接駁至目的地;貨運以跨省甚至跨洲等長途或超長途為主,儘管運輸時間長,但成本低。對比下,新寧鐵路以重軌系統營運短途運輸(主線約一百零七公里、白沙墟支線約二十六公里),以現代講法,就是性價比不高。

來往北街至會城的輕便列車。

後來,新寧鐵路引入有軌汽車、輕便列車及新增上落站,以提高收入。不過,這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就是火車敵不過公路。隨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人口流動性提高,舊觀念以為,人口能夠自然地分散居住在城市周邊,或在鄉郊發展出多個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但實際上,人口仍不斷遷入城市,令城市人口密度增加,箇中原因,是鄉郊的經濟支撐不起鄉郊發展。以台山 / 新寧鐵路周邊為例,大約有一百個僑墟,而鐵路走線包括當中約二十幾個墟。今天,約三分一仍有墟期,其餘已停運。原本墟市進行的交易,大部分由現代化管理的合作社之類取代。

《聯和墟街市》

八十年代初,粉嶺聯和墟仍有墟期,後來隨大量市區人口遷入,傳統鄉下生活轉變,而農作物經蔬菜統營處等政府機構批發銷售,趁墟成為老粉嶺人的集體回憶。

另看《聯和墟街市的今與昔 — 街市的中央,其實不是街市

重現僑鄉文化

為了寫這兩集新寧鐵路探遊,我在台城、斗山、江門、開平和赤坎等地共遊了差不多兩星期,自己也數不清究竟到過多少個僑鄉。大部分僑鄉和村落人口非常少,房屋重門深鎖,對比之下,台城和江門(台山商業城、啟明里等)日間車水馬龍,晚上「夜繽紛」— 步行街、夜市、戲院、茶館等擠滿市民,當中不乏年青人。我訪問過幾個留守鄉間的村民,得知大部分村民,特別是年青人,早已移到大城市謀生。他們把鄉下的田房交給老鄉民打理,大時大節才回鄉。

當年陳宜禧集資興建鐵路,很多華僑響應,可見當時華僑口袋裏有錢,但能夠回國投資的渠道不多。「衣錦還鄉」潮過後,一幢幢美輪美奐的僑鄉建築爭妍鬥麗,但華僑們始終沒有回國,很少真正長遠投資當地經濟。透過這次新寧鐵路的研究,我在香港、外地及內地認識幾個祖籍台山的朋友,他們早輩在鄉下有田有屋,但只限每年返鄉下,其餘日子生活在香港和外地,鄉下祖屋重門深鎖 — 這是今天僑鄉的特點,間接導至僑墟的末落。

然而,近年內地政府大力發展當地經濟,把幾個僑墟(公益埠、大江墟等)重建,發展文化旅遊,亦藉大眾傳播媒介向全國推廣,最廣為人熟悉的就是幾齣在台山一帶取景的電影、電視劇和網劇,及將傳統食物和工藝等推動「入遺」,重新起動衰落的僑鄉經濟,不單旅客,也吸引年青人從城市回流到鄉間,在僑鄉裏開民宿、餐廳、辦文創、辦節慶,而地方政府政策積極配合及支持,令僑鄉文化重新展現和承傳。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