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仲有乜嘢搵得到?
之前寫《四十年後和合石支線》和《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我以尋常新界居民視角描寫搭火車,火車是從新界駛向九龍,不是從九龍往新界,所以大家才會感到格外親切,沒有歷史教科書味。
行路軌返屋企!大埔墟站往粉嶺站
不過,今集要從大埔墟站「反方向」往粉嶺,點解?大約一九八一、八二年某一天,我和家人從大埔回粉嶺(家),因為送車尾,當時差不多一小時一班車,於是我們不等下班車,決定行路軌返屋企!
那年代人們可以隨意橫過路軌,不過沿路軌走往下一站的人不見多(粉嶺站與上水站因為距離短,例外)。今天,電氣化列車的幾分鐘車程,當年行路也只是一小時不到,當我們到達粉嶺站,火車仍未到站。
因此,今集會以我的視角去講故事:從大埔墟站出發,看看到粉嶺站之間過去有些甚麼,今天仲有乜嘢搵得到!
大埔墟
蒸汽柴油年代的大埔墟站位於當時大埔最繁榮的中心地帶,一落車,就係墟!
23 號橋
未起步,先行後兩步,穿一穿橋底。
23 號橋的特色,是能夠看到蒸汽柴油年代的石拱結構,也看到旁邊雙軌化後加建的部分,看圖看片有真相!
新舊大埔墟站 vs 鐵路博物館
眾所周知,今天的鐵路博物館原是大埔墟站,電氣化的新站在舊站約六百米外。上集《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介紹了新大埔站的神秘山洞,車站位置原來是一座小山,神秘山洞是百多年前興建九廣鐵路時開鑿山體遺留的地質勘探洞。
當遊玩過不少國內國外的鐵路博物館後,反觀習慣被人稱為大埔火車博物館的「香港鐵路博物館」,主打展出蒸汽和柴油年代的客卡、火車頭和車站站房,但欠缺電氣化、貨卡、工程卡等等其他種類車卡,月台也沒有了,此外,展館只描述九廣鐵路的歷史,對香港整體鐵路發展鮮有着墨,更離奇是,管理單位康文署曾向我表示,他們無法接觸到九廣鐵路資料?綜合以上狀況,對比國內外鐵路博物館的規模和展品質量,實配不上「博物」之名,若定位為「大埔墟站遺址鐵路公園」可能更為合適。(香港電車學會會長曾對我抱怨,電車都未有博物館,睇開啲啦!)
第四卡車卡?
在《搬火車入博物館(下)九鐵 313 客卡入博物館》提及尚有一節 313 客卡同款車卡失落於某處,管理單位似乎不知道,九鐵似乎不願告訴它,博物館似乎沒空間塞多一卡,所以,我繼續賣關子,稍後另文帶大家看看。
大埔 — 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
今天當火車(或港鐵列車) 駛出畢架山隧道進入新界後,大家認為哪個是最繁華的新市鎮?論人口和工商業發展程度,非沙田莫屬。
不過,《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引用《Eastern Peace / Sha Tau Kok Market in 1925》一文,文中記述,百幾年前沙頭角居民要花幾天徒步往大埔做買賣(因此需要興建沙頭角鐵路)。
究竟大埔有乜吸引力?早在興建九廣鐵路前,大埔已經非常繁華,附近村落遠至沙頭角的農民取山路或街渡把收成帶到大埔趁墟。
趁墟
一九五八年《香港市區全圖》形容大埔是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若把時間軸再後退至九廣鐵路興建前的一九零四年,地圖上出現兩個地名:大埔墟和太和市。
太和市位於今天大家所稱的「大埔墟」,唐樓林立,車水馬龍。隔着林村河,今天太和邨一帶是歷史更悠久、成立於十七世紀的大埔墟。
自墟市成立,新界居民就有趁墟的習慣。我記不起大埔墟的墟期是哪幾天,不過緣於從粉嶺來趁墟,然後送車尾,成就了這一集故事。
史書為區分兩地,把大埔墟稱為大埔舊墟;太和市稱為大埔墟,至九廣鐵路設站時,把位於太和市的車站名為大埔墟站。
- 大埔墟 → 大埔舊墟 → 太和站
- 太和市 → 大埔墟 → 大埔墟站
(按:真係搵嚟搞)
24 號橋與「Bridge 47」
離開大埔墟站,月台末端是 24 號橋。說 24 號橋的故事前,先看看由車票收藏家 Edward Chow 提供的九鐵車票。
九鐵英段有車站叫「Bridge 47」嗎?有!記得《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介紹過,沙頭角線從最初的六個車站,後來增設 Tramway System(隨意站)嗎?「Bridge 47」情況有點相似……
沙頭角支線有六個車站?
我在《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引用《The Shataukok Branch — A Study 1911-1928》,指出沙頭角支線初期有六個車站,後來更引入Tramway System(隨意站)。有讀者問,一些文章指有「四個車站」或「五個車站」,誰對誰錯?原來就如沙頭角線「有火車隧道」一樣,又是「你抄我、我抄你」之禍。我估作者看了 Hong Kong Daily Press 於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關於分段收費的報導,誤解四個分段收費區是「四個車站」,也看漏關於 Tramway System 的描述。後來,有些人計埋粉嶺站,搞出「五個車站」笑話。
Bridge 47
Bridge 47 在哪裏?羅湖站與深圳站之間的羅湖橋是 38 號橋,難道 Bridge 47 在華界?翻看九鐵 24 號橋圖則,火車橋的編號從 33 改為 24,原因是日本侵略香港時期,為防日軍以鐵路進攻,英軍炸毀 24 號、25 號、33 號及 47 號橋。香港淪陷期間至香港重光後,日軍及港英政府重建其中數條橋,其餘以土墩代替,由於橋數目減少,因此九鐵重新編排火車橋編號。
(稍後推出的《香港舊路軌的故事 3》將詳盡介紹二戰前後火車橋編號,敬請留意。)
翻查九鐵資料,二戰前羅湖橋是 Bridge 49,Bridge 47 即今天梧桐河火車橋。九鐵通車至二戰期間,羅湖未建站,直至一九四九年,九鐵才正式設羅湖站。我童年的七十年代,粉嶺站張貼的行車時間表上,仍標示「……粉嶺 — 上水 — 深圳」,以「深圳」表示羅湖站。
Bridge 47 是給軍人使用的「隨意站」— 當時,火車停一停 Bridge 47,英兵落車,然後橫過《【新舊對照】1981 年羅湖禁區 + 羅湖站》介紹過的培力橋,前往羅湖軍營。
大埔北站
安全走過 24 號橋,幸而沒有跌落河,繼續在路碴上大步走。當年未有太和邨,遠眺大埔舊墟,那裏已建了幾層高的樓。當時我不知道,幾年後這裏會興建屋邨和設站。據當時報導,屋邨命名太和邨,車站為大埔北站,後來為追溯太和市歷史,把大埔北站改名太和站 — 兩地站名互調成為先例,後來還有長沙灣站和荔枝角站。
25 號橋
百幾米後,腳下又有橋,而且有汽車!當年我走過的 25 號橋已回填成為土墩,並在十幾米前另建新 25 號橋。
大埔從繁華墟市發展成衛星城市,除了太和市(大埔墟)尚能稍為保留舊觀外,周邊天翻地覆,包括大埔公路。
對比雙軌化前後的航空圖,因應新界環迴公路的出入口而遷移大埔公路和 25 號橋。
快樂亭
過橋後繼續沿路軌走,左下方有一個亭,幾十年來孤零零豎立在大埔公路路邊,是巴士站和小巴站,它是快樂亭,但奇怪是,「快樂」的地方甚少有人「停一停」。它歷年重建了兩次,當年我行路軌看到的已經不是今天的快樂亭了。
快樂亭對面有一個深綠色的「東西」,小時候的我不知是甚麼,每次搭火車總會留意它,因為它有時吹漲了,有時漏了氣。
充氣水壩
「東西」是林村河的充氣水壩,小時候不知用途,單純地以為是閘住河水,令上游不乾涸。早前向當局查詢,原來除了調節河水流量,還用於防止海水倒灌和引導河水至船灣淡水湖。
署方特別提及,香港共有十幾條充氣堤壩,除林村河,還分布在元朗、上水、打鼓嶺、天水圍等,由不同部門管理,另看《充氣堤壩單車遊(渠務署篇)及(水務 + 漁護署篇)》!
前方是一個頗急的右彎,右邊山坡上是康樂園。
康樂園轉彎
《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介紹火車駛出五號隧道後,電氣化走線比蒸汽柴油走線更彎曲,有點匪夷所思。
今天大家經過康樂園,有沒有留意右邊有一大片空地?這空地是蒸汽柴油年代的走線。又看看左邊,列車貼近山坡行駛,彎度減小,比樟樹灘的例子合理得多。這山坡是在電氣化時開鑿,除了讓列車穩定通過,其實還有另一手準備。
康樂園站
七十年代中期,港英政府曾研究在大埔興建兩條支線,其中一條自大埔至林村經隧道往元朗,最後抵達發展中的衛星城市屯門。這支線有兩個方案:(一)大埔墟站北行,即今天太和站位置設支線起點;(二)在康樂園設轉車站。
縱使兩條支線因發展規劃改變而未能成事,卻引證了《香港市區全圖》對大埔的形容: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果然有見地!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