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至粉嶺-cover

幾十年後大埔墟站至粉嶺站,仲有乜嘢搵得到?

  • 於 19-2-2024 更新

  • 之前寫《四十年後和合石支線》和《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我以尋常新界居民視角描寫搭火車,火車是從新界駛向九龍,不是從九龍往新界,所以大家才會感到格外親切,沒有歷史教科書味。

    行路軌返屋企!大埔墟站往粉嶺站

    不過,今集要從大埔墟站「反方向」往粉嶺,點解?大約一九八一、八二年某一天,我和家人從大埔回粉嶺(家),因為送車尾,當時差不多一小時一班車,於是我們不等下班車,決定行路軌返屋企

    那年代人們可以隨意橫過路軌,不過沿路軌走往下一站的人不見多(粉嶺站與上水站因為距離短,例外)。今天,電氣化列車的幾分鐘車程,當年行路也只是一小時不到,當我們到達粉嶺站,火車仍未到站。

    因此,今集會以我的視角去講故事:從大埔墟站出發,看看到粉嶺站之間過去有些甚麼,今天仲有乜嘢搵得到!


    大埔墟

    蒸汽柴油年代的大埔墟站位於當時大埔最繁榮的中心地帶,一落車,就係墟!

    23 號橋

    未起步,先行後兩步,穿一穿橋底。

    23 號橋的特色,是能夠看到蒸汽柴油年代的石拱結構,也看到旁邊雙軌化後加建的部分,看圖看片有真相!

    雙軌化

    雙軌化這概念在這集頗重要,九廣鐵路在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展開兩個鴻圖大計:電氣化和雙軌化。其實,兩個計劃息息相關,試想,若把老舊柴油火車換成先進電氣化火車,但軌道系統仍是單線雙程,要高速動車頻頻停在車站等對頭車,成何體統?

    亦因為雙軌化,九廣鐵路迎來重大變遷,例如走線調整、車站重建、系統更新等等,除此之外,九廣鐵路電氣化亦是新界的衛星城市一部分(後來改稱「新市鎮」— 我在《四十年後和合石支線》描述了背後故事),因此,幾年間,不單鐵路,新界的住屋、景觀、生活方式等突然從「舊」變「新」,轉變之快和大,連電氣化火車也追不上。

    新舊大埔墟站 vs 鐵路博物館

    俗稱大埔火車博物館的「香港鐵路博物館」,電氣化前是大埔墟火車站。
    俗稱大埔火車博物館的「香港鐵路博物館」,電氣化前是大埔墟火車站。

    眾所周知,今天的鐵路博物館原是大埔墟站,電氣化的新站在舊站約六百米外。上集《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介紹了新大埔站的神秘山洞,車站位置原來是一座小山,神秘山洞是百多年前興建九廣鐵路時開鑿山體遺留的地質勘探洞

    當遊玩過不少國內國外的鐵路博物館後,反觀習慣被人稱為大埔火車博物館的「香港鐵路博物館」,主打展出蒸汽和柴油年代的客卡、火車頭和車站站房,但欠缺電氣化、貨卡、工程卡等等其他種類車卡,月台也沒有了,此外,展館只描述九廣鐵路的歷史,對香港整體鐵路發展鮮有着墨,更離奇是,管理單位康文署曾向我表示,他們無法接觸到九廣鐵路資料?綜合以上狀況,對比國內外鐵路博物館的規模和展品質量,實配不上「博物」之名,若定位為「大埔墟站遺址鐵路公園」可能更為合適。(香港電車學會會長曾對我抱怨,電車都未有博物館,睇開啲啦!)

    313 號客卡。
    313 號客卡。

    第四卡車卡?

    在《搬火車入博物館(下)九鐵 313 客卡入博物館》提及尚有一節 313 客卡同款車卡失落於某處,管理單位似乎不知道,九鐵似乎不願告訴它,博物館似乎沒空間塞多一卡,所以,我繼續賣關子,稍後另文帶大家看看。

    大埔 — 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

    今天當火車(或港鐵列車) 駛出畢架山隧道進入新界後,大家認為哪個是最繁華的新市鎮?論人口和工商業發展程度,非沙田莫屬。

    不過,《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引用《Eastern Peace / Sha Tau Kok Market in 1925》一文,文中記述,百幾年前沙頭角居民要花幾天徒步往大埔做買賣(因此需要興建沙頭角鐵路)。

    究竟大埔有乜吸引力?早在興建九廣鐵路前,大埔已經非常繁華,附近村落遠至沙頭角的農民取山路或街渡把收成帶到大埔趁墟。

    一九五八年《香港市區全圖》
    一九五八年《香港市區全圖》

    趁墟

    一九五八年《香港市區全圖》形容大埔是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若把時間軸再後退至九廣鐵路興建前的一九零四年,地圖上出現兩個地名:大埔墟太和市

    太和市位於今天大家所稱的「大埔墟」,唐樓林立,車水馬龍。隔着林村河,今天太和邨一帶是歷史更悠久、成立於十七世紀的大埔墟

    大埔墟及太和市 1963 vs 1904大埔墟及太和市 1963 vs 1904
    1904 年地圖及 1963 年航空圖,顯示大埔舊墟及太和市。

    自墟市成立,新界居民就有趁墟的習慣。我記不起大埔墟的墟期是哪幾天,不過緣於從粉嶺來趁墟,然後送車尾,成就了這一集故事。

    史書為區分兩地,把大埔墟稱為大埔舊墟太和市稱為大埔墟,至九廣鐵路設站時,把位於太和市的車站名為大埔墟站

    • 大埔墟 → 大埔舊墟 → 太和站
    • 太和市 → 大埔墟 → 大埔墟站

      (按:真係搵嚟搞)

    24 號橋與「Bridge 47」

    離開大埔墟站,月台末端是 24 號橋。說 24 號橋的故事前,先看看由車票收藏家 Edward Chow 提供的九鐵車票。

    "Kowloon to Bridge 47"(九龍至四十七號橋)頭等車票。
    “Kowloon to Bridge 47″(九龍至 47 號橋)頭等車票。(Edward Chow 提供)

    九鐵英段有車站叫「Bridge 47」嗎?有!記得《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介紹過,沙頭角線從最初的六個車站,後來增設 Tramway System(隨意站)嗎?「Bridge 47」情況有點相似……

    《Hong Kong Daily Press, 21-12-1911》
    《Hong Kong Daily Press, 21-12-1911》

    沙頭角支線有六個車站?

    我在《一百年後沙頭角支線》引用《The Shataukok Branch — A Study 1911-1928》,指出沙頭角支線初期有六個車站,後來更引入Tramway System(隨意站)。有讀者問,一些文章指有「四個車站」或「五個車站」,誰對誰錯?原來就如沙頭角線「有火車隧道」一樣,又是「你抄我、我抄你」之禍。我估作者看了 Hong Kong Daily Press 於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關於分段收費的報導,誤解四個分段收費區是「四個車站」,也看漏關於 Tramway System 的描述。後來,有些人計埋粉嶺站,搞出「五個車站」笑話。

    Bridge 47

    Bridge 47 在哪裏?羅湖站與深圳站之間的羅湖橋是 38 號橋,難道 Bridge 47 在華界?翻看九鐵 24 號橋圖則,火車橋的編號從 33 改為 24,原因是日本侵略香港時期,為防日軍以鐵路進攻,英軍炸毀 24 號、25 號、33 號及 47 號橋。香港淪陷期間至香港重光後,日軍及港英政府重建其中數條橋,其餘以土墩代替,由於橋數目減少,因此九鐵重新編排火車橋編號。

    (稍後推出的《香港舊路軌的故事 3》將詳盡介紹二戰前後火車橋編號,敬請留意。)

    羅湖培力橋,後左是羅湖編組站。(無線電視《新聞檔案》片段)
    羅湖培力橋,後右是當年的 Bridge 47 站,後左是羅湖編組站。(無線電視《新聞檔案》片段)

    翻查九鐵資料,二戰前羅湖橋是 Bridge 49,Bridge 47 即今天梧桐河火車橋。九鐵通車至二戰期間,羅湖未建站,直至一九四九年,九鐵才正式設羅湖站。我童年的七十年代,粉嶺站張貼的行車時間表上,仍標示「……粉嶺 — 上水 — 深圳」,以「深圳」表示羅湖站。

    Bridge 47 是給軍人使用的「隨意站」— 當時,火車停一停 Bridge 47,英兵落車,然後橫過《【新舊對照】1981 年羅湖禁區 + 羅湖站》介紹過的培力橋,前往羅湖軍營。

    大埔北站

    安全走過 24 號橋,幸而沒有跌落河,繼續在路碴上大步走。當年未有太和邨,遠眺大埔舊墟,那裏已建了幾層高的樓。當時我不知道,幾年後這裏會興建屋邨和設站。據當時報導,屋邨命名太和邨,車站為大埔北站,後來為追溯太和市歷史,把大埔北站改名太和站 — 兩地站名互調成為先例,後來還有長沙灣站荔枝角站

    九鐵派發予太和邨入伙居民的《太和邨交通指南》。
    九鐵派發予太和邨入伙居民的《太和邨交通指南》。
    《鐵路之聲》興建大埔北站報導。(《鐵路之聲》1985 年六月號)
    《鐵路之聲》興建大埔北站報導。(《鐵路之聲》1985 年六月號)

    25 號橋

    百幾米後,腳下又有橋,而且有汽車!當年我走過的 25 號橋已回填成為土墩,並在十幾米前另建新 25 號橋

    大埔從繁華墟市發展成衛星城市,除了太和市(大埔墟)尚能稍為保留舊觀外,周邊天翻地覆,包括大埔公路。

    1963 年及 1993 年航空圖,對比雙軌化前後大埔公路與 25 號橋的變化,留意大埔未發展前,大埔公路(廣福道)在廣福橋過林村河,今天廣福橋已重建為行人橋。
    1963 年及 2018 年航空圖。

    對比雙軌化前後的航空圖,因應新界環迴公路的出入口而遷移大埔公路和 25 號橋。

    快樂亭

    過橋後繼續沿路軌走,左下方有一個亭,幾十年來孤零零豎立在大埔公路路邊,是巴士站和小巴站,它是快樂亭,但奇怪是,「快樂」的地方甚少有人「停一停」。它歷年重建了兩次,當年我行路軌看到的已經不是今天的快樂亭了。

    快樂亭對面有一個深綠色的「東西」,小時候的我不知是甚麼,每次搭火車總會留意它,因為它有時吹漲了,有時漏了氣。

    充氣水壩

    《充氣堤壩單車遊(渠務署篇)》

    「東西」是林村河的充氣水壩,小時候不知用途,單純地以為是閘住河水,令上游不乾涸。早前向當局查詢,原來除了調節河水流量,還用於防止海水倒灌和引導河水至船灣淡水湖。

    署方特別提及,香港共有十幾條充氣堤壩,除林村河,還分布在元朗、上水打鼓嶺、天水圍等,由不同部門管理,另看《充氣堤壩單車遊(渠務署篇)(水務 + 漁護署篇)》!

    前方是一個頗急的右彎,右邊山坡上是康樂園。


    康樂園轉彎

    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介紹火車駛出五號隧道後,電氣化走線比蒸汽柴油走線更彎曲,有點匪夷所思。

    今天大家經過康樂園,有沒有留意右邊有一大片空地?這空地是蒸汽柴油年代的走線。又看看左邊,列車貼近山坡行駛,彎度減小,比樟樹灘的例子合理得多。這山坡是在電氣化時開鑿,除了讓列車穩定通過,其實還有另一手準備。

    紅線:蒸汽柴油火車走線。
    紅線:蒸汽柴油火車走線。

    康樂園站

    七十年代中期,港英政府曾研究在大埔興建兩條支線,其中一條自大埔至林村經隧道往元朗,最後抵達發展中的衛星城市屯門。這支線有兩個方案:(一)大埔墟站北行,即今天太和站位置設支線起點;(二)在康樂園設轉車站。

    《馬鞍山海灘(油彩)》(課堂示範)油彩 40cm x 30cm 14-5-2020
    《馬鞍山海灘》

    另一條支線通往船灣鹽田仔及三門仔一帶,途經興建中的大埔工業邨,然後橫過吐露港,抵達對岸烏溪沙

    二零二零年我在烏溪沙寫生,記起眼前正是當年支線位置,於是搞點新意,就畫出柴油火車橫過吐露港的景象。

    縱使兩條支線因發展規劃改變而未能成事,卻引證了《香港市區全圖》對大埔的形容:新界行政及交通中心。果然有見地!

    七十年代中建議的兩條鐵路(政府檔案處資料)。
    七十年代中建議的兩條鐵路(政府檔案處資料)。



    未有留言

    新增留言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