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遊灌溉水塘,紅水坑看「香港之心」 Kay Wong 8 年 ago 夏天時到過幾個人跡稀少的灌溉水塘,今次到同樣人跡罕至的洪水坑灌溉水塘,穿梭湖畔小路,近觀另一個「香港之心」。 翻查五十年代報章,當時元朗一帶農田佔香港耕地面積七成,但水源不足,每星期要實施制水。1956 年由殖民地福利基金撥款 160 萬元興建紅水坑灌溉水塘(現稱洪水坑)及附近的老虎坑灌溉水塘(現稱藍地),工程需時一年,完成後供應淡水予藍地村、新圍村、良田村、紫田村、青山新墟(現稱屯門新墟)、青磚圍等等的農田灌溉及村民食水之用。 水塘不遠處,植物攀附在大岩壁上,構成另一個「香港之心」。 大壩下的水同樣藍裏透綠,十分好看。 在湖畔小徑慢步。 湖水深淺構成斑麗景致。 湖岸似乎沒有被時間洗擦。 輸水管橫越河床,伸延至下游。 細心找找,湖畔長了一群豬籠草。 沿塘畔興建的引水管是水塘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