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政府提出發展古洞北,經過收地、補償、搬遷、上樓,終於到最後一步 — 清拆。
自小住新界,幾十年前也經歷過收地,舊屋是今天環迴公路的一小段。環迴公路通車後,把古洞分成南和北(當地人不會這樣分類)。「古洞南」幾十年前早已發展了,建了一些低密度私樓,夾雜在丁屋和寮屋之間,因為得三層,山際線沒有改變,所以沒太多人留意;將要大興土木的是環迴公路北面的「古洞北」,主要是倉地和寮屋,也有英軍宿舍。
古洞南和北都是我經常踩單車遊玩的地方。早前因工作關係替幾部 360 全景相機做測試,順手公器私用,拍了十幾集《360 單車遊村路》,其中一集遊了清拆中的古洞。
有朋友住在其中一間屋,是石棉瓦頂木寮屋,有小花園和一口井。他一年前已上樓。他知道舊居終於要清拆,沒覺可惜,因為新樓的環境和設備比舊居是天堂和地獄(不用剪草、掃樹葉、沒蛇走入屋、打風不漏水(我指出,新樓兩三年一定漏水啦!)……),所以愉快地和我一起重遊拆了一半的舊居。
消失的不止村屋,還有舊路軌。
《香港舊路軌的故事 2「路軌當廢料賣的故事」》介紹了古洞舊路軌,相信並非來自九廣鐵路。這路軌位於村路旁,隨村屋清拆而消失了。
不過,很多村民捨不得寧靜的鄉郊,不習慣從下田種菜變成街市買菜,也不喜歡從雅致的村屋擠進狹小的新樓。另一位朋友住在古洞發展區邊陲,同樣是寮屋,但全幢石屎,單是廚房已經大過我屋企。他還買下附近幾畝田,養魚種菜,生活環境與第一位朋友截然不同。根據發展藍圖,他的「農莊」不受影響,不過,他預計幾年後,從客廳望出去會看見師奶在三十五樓涼衫,而不是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