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香港歷史遊:大鵬所城「中英海界碑」、東江縱隊司令部
在平日往返的國內單車路線上,練單車之餘,看了兩個與香港近代歷史息息相關的地方。
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位於大鵬新區東面幾公里外,毗鄰大亞灣核電廠,沒見過有香港的旅行團遊覽此地,對香港人屬頗冷門的景點。早前單車遊核電廠時,路經大鵬所城,正值國內旅遊旺季,人潮迫出城門外,只好過門不入,直往核電廠。
趁淡季,加上通往核電廠的新路開通,單車往大鵬路程大減,於是重遊大鵬。城內外遊人稀疏,商店大多關門,只有飯店和幾間小吃店營業,單車隨意在城巷穿梭,十分寫意。
大鵬所城是明清時期守護包括香港、澳門等中國沿岸地區的軍事要塞,其中九龍城寨和東涌炮台的駐兵皆由大鵬所城移駐,在中英戰爭中的軍事角色。城內有幾所將軍府邸,其中一所改建為展覽館。
對香港人而言,莫過於一睹中英海界碑。此碑置於 2007 年在大鵬灣黑岩角被發現,後被移至展覽館。石碑刻以中、英文詳述海界位置,與現存大嶼山的兩塊海界碑(嶼北界碑及嶼南界碑)定劃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新界及離島租界的海上範圍。
中文碑文:
此界石安竪在大嶼山北方,即東經綫壹佰壹拾叁度伍拾弍分,自此界石正北潮漲處起點,沿大嶼山西便一帶海岸向北直至南頭陸地南角盡處之平綫。
大英一仟九佰二年,管帶霸林保兵艦水師總兵官力,會同本艦員弁等,勘明界址共立此界石。
英文碑文另見毛主席水閘、東江縱隊司令部、大鵬所城 . 單車遊近代歷史。
城裏古蹟隨處可見。 大鵬所城東門。 所城內巷。 賴恩爵 — 振威將軍弟。 大陸真係乜都有。 倉庫現改建為商店,不過在淡季不營業。 近北門的大夫弟。 北門早已被毀,只剩地基。當今所見乃重建之北門城牆。 城裏著名食肆,價錢公道,食物一流。 食肆布局仿如回到過去。 足 12 人的將軍宴。
東江縱隊司令部
十多公里之外的土洋村,是條整潔、富裕、背山面海的村落。村裏有比大鵬所城更冷門的歷史景點 — 東江縱隊司令部。東江縱隊全名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抗日時期負責於惠陽、寶安、廣州和香港等地進行抗日及組織游擊隊工作。司令部現隱藏於幼稚園裏,遊人稀少,參觀時需先登記,管理員 / 校工才施施開閘開門開燈,參觀完畢後司令部隨即熄燈收工,情況與上世紀國內三線旅遊點相若(據悉,司令部只予國內學生考察參觀,並不重點開放予遊人)。
然而,兩層高的建築物原是天主教教堂,建於 1902 年,典雅莊嚴,裏面擺放東江縱隊成立和派遣至香港及省內執行抗日任務的紀錄及文物,雖不屬罕有貴重,但讓人從另一角度看抗日歷史,值得一遊。
土洋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主樓旁邊的建築。 司令部主樓。 參與抗戰的美軍的後人記述前人與游擊隊的經歷,並送上徽章。 當年收發戰報的東縱電臺。 司令部現今隱藏於幼稚園裏,若不留意,不會發現。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