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舊畢架山隧道停用,取而代之是旁邊的新隧道。當年報紙只有百餘字報導,並非大新聞,加上新舊隧道只是一線之隔,當時很多九鐵乘客甚至未有察覺新舊隧道交接。
近觀九龍入口
四十年過去,隧道兩端入口建築保存良好,主角當然是中間的「Beacon Hill Tunnel」及兩旁的「1906」及「1910」刻字,表示隧道興建及竣工年份。
隧道口高 6.2 米,底部闊 4.1 米,中間最闊 4.3 米,以花崗岩石磚建造。據史料,這些花崗岩是開鑿隧道時就地取材。近距離觀看下,石磚之間空隙以石灰砂膏填封,這物料常見於香港一戰及二戰時期建築,例如港島龍虎山觀測站。石磚有不同程度風化,其中幾塊相對較新,估計是隧道於二戰遭到破壞後復修。
拱形頂部中間有一塊石磚較大及凸出,上面疑有雕刻。一位前九鐵工程師指,這是隧道口竣工時安放的拱頂石(keystone)— 根據九鐵文獻,這片拱頂石於一九一零年二月十六日安放,百多年後它已嚴重風化,看不到原來模樣 — 有趣是,沙田入口並沒有拱頂石。
「畢架山」 vs 「筆架山」
坊間一直有「畢架山」和「筆架山」寫法,像舊隧道上面的「畢架山花園」、「畢架山小學」、「筆架山道」……究竟「畢」抑或「筆」?
一些人簡單地下定論:「通用」,我卻從實際和歷史看到一點端倪。
畢架山形狀似筆架?國內有數十個「筆架山」,我亦到過至少三個。若大家有機會親眼觀看「筆架山(們)」,自然會明白「筆架」所謂何物。相反,我看不出香港「筆架山」與筆架有任何相似之處。
殖民地年代港英政府有部門專責翻譯地名、街名及官員名字作布政和行政之用。粗略一覽,畢打、畢街、下亞厘畢道、畢拉山(畢拿),甚至畢氏定理(國內和一些國家不叫畢氏定理)都是英文轉粵音,官方一律以「畢」作譯字,鮮有「筆」。(香港紅山半島又稱「白筆山」,英文 Red Hill,旁邊還有 Violet Hill,似乎「白筆」並非英文轉粵音;同樣看看舊地圖及舊報紙,港島柏架山曾被稱「筆架山」和「百家嶺」,但「柏架」是英文 Parker 的粵音,並非山似筆架,後來官方正名為「柏架山」。)
Beacon 指燈塔、燈塔的燈火、烽火,都有辨指方向和傳遞訊息之意;「畢」顯然易見是粵音,難道英國人把 beacon 錯譯作筆架?追溯舊地圖及舊報紙,六十年代前 Beacon Hill 稱「煙墩山」或「畢架山」,直至六十年代國內移民湧入,事有湊巧,自始開始有人把「畢架山」寫作「筆架山」,鄉愁或者令一些未見過真正筆架山(們)的人穿鑿附會,凡見山有起伏,就說像筆架。
故此,循實際和歷史線索,樓盤、小學及我都認為 Beacon Hill 應寫作為「畢架山」。
單軌 vs 雙軌
舊畢架山隧道停用源於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九廣鐵路(英段)雙軌化,不過,唔講唔知,雙軌化的提出早於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隨國內鐵路運輸發展,當局提出發展九廣鐵路新線,通往擬發展為碼頭的觀塘。走線是從畢架山隧道九龍出口,經過今天的九龍塘、黃大仙、鑽石山、九龍灣,終點是觀塘商貿區海濱。不過,隨日本入侵香港,計劃無疾而終。
當時的雙軌化概念是,在畢架山隧道旁邊開鑿新隧道,實行「雙隧雙軌」,與現今「一隧雙軌」不同。
汽車 vs 煤氣
80 年代雙軌化完成後,當局於 80 年代末曾研究將舊隧道改成行車隧道,舒緩獅子山隧道流量。當年的設計是從歌和老街興建天橋跨過現行鐵路,掟個 180 度急彎接入舊鐵路路基;沙田出口舊路基上建收費亭,然後接駁至大圍車公廟路。
不過,最終行車計劃未成事,舊畢架山隧道租予煤氣公司,汽車變煤氣,輸送至大圍及沙田。隨沙中線發展,擬作收費亭位置已變成沙中線隧道入口。
相反,九龍入口位於鬧市,附近發展迅速,上方是繁忙的歌和老街天橋,旁邊是九龍塘站(九龍塘站於舊隧道停用後才興建),幾百米外是大型商場、學校及住宅區,隧道口變成滄海遺珠,加上記得或了解這隧道的人不多,間接令隧道變成鬧市裏的無人地帶。
有興趣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