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rgence 4

新資本主義(六)– 向着共產的烏托邦前進

  • 於 25-2-2020 更新
  • 某天,火車上,繁忙時間,沒有座位坐是理所當然的事。

    附近擠滿了人,站立和坐着的大概有十五人。我站在車門旁邊,打 NDS 之餘,留意了以下事情:

    1. 五個人(未計我)用 iPod 聽歌(從使用的耳筒知道;假如換了耳筒,就沒法知道了);
    2. 兩個人玩 PSP ;三個人玩 NDS (未計我);
    3. 八個人閱讀蘋 X 日報和東 X 日報;
    4. 五個人穿着 X Star 黑白布鞋;
    5. 兩個人攜 LV,其中一個自由行師奶還有一個 LV 旅行喼,不過一看就知道是老翻。(連我也看得出,可想而知此假 LV 喼有多假!)

    工業革命後,社會裏的日用品被大量生產。我們使用金錢購買該產品的同時,我們行駛選擇產品的權利。

    選擇權看似必然,背後卻大有文章。

    二零零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選擇權

    選擇權是資本主義世界賦予我們,抑或從社會發展進展裏產生?古時候,人類使用的東西,從大的房屋,小至日常用品,例如獵具、衣服、家具,都是靠人力,配合簡單工具製造。

    資本主義的美,就是讓市場去作主導。「市場」是甚麼?就是人類活動。人類活動可理解為「生活」– 我們活在世上,少不免需要一些物品,例如衣服、工具、食品等等。自工業革命後,物品由機器去大量生產。隨物品供應量增加,加上製造成本由於工業化的關係而降低,形成供過於求,於是售價降低了 — 這是初中的經濟學理論。(售價亦降低了?不一定,有機會再討論這問題。所以,我剛才說「這是初中的經濟學理論」。)

    人類可以用廉宜價格去購買物品,理應人類的生活會有顯著改善。事實上,工業革命後的社會,「資本主義的美」的確出現了數十年,隨之而來,便是貧富懸殊,其中原因有二:

    1. 生產是控制在一小撮資本家裏,他們的任務,就是生產,然後從買賣中賺取財富;
    2. 當社會走向資本化,人們在社會裏得到新的角色:「生產者」和「消費者」。所有人都同時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但是份量各有不同。

    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我都十分喜歡用通用車廠作例子 — 一個在通用車廠默默耕耘的工人,他每天在生產線上製造汽車,可是他的收入至死也不足夠他購買一輛由自己製造的汽車。

    當年,工人是被剝削的一群。由於機器代替了人力去生產,一部分原來在家庭式生產崗位的人,例如木匠、鐵匠、農民都可憐地下崗了。其中的出路,就是自殺,死不掉的,就到工廠打工。又是供過於求和高度機械化的關係,他們的薪金被壓得很低,有時候,做乞兒更好。

    資本家又如何去競爭?社會總是把資本家描述為只顧賺錢,食人唔舔骨的怪物,其實有點不公平,因為他們亦要面對競爭。工人早已被剝削得一乾二淨,原材料價格亦低無可低,為了打倒對手,老闆把一款產品變成兩款,兩款變四款 — 不是數量,而是「款式」。

    對共產國家的描述,特別是漫畫 — 特別是那些缺乏國際視野的香港政治漫畫家的作品 — 國家領導人只會穿着鴨糞綠同志裝。看看電視新聞吧,你還見得到他們現在還穿着這套又復古又潮的服裝嗎?二、三十年前中國大陸差不多所有人都穿同志裝戴同志帽,但,現在大款都穿老西或雪狼休閑服、攬住 LV 、駕着「奔馳」去喝「沙畢」了。庶民就穿假 Polo 休閑服、攬住假 LV 、駕着神華去喝「沙畢」了。(阿拉伯世界的人民亦「流行」穿相同的衣服。我在中東旅行的時候,街上所有人看上去都是一樣,不過這是由於宗教因素,不關甚麼乜 Q 主義的事。)

    從社會主義走出資本主義,或者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人走出了大鑊飯(唯一的飲食)、同志裝(唯一的衣着)、毛語錄(唯一的讀物)、自行車(唯一的交通工具)。

    資本主義社會裏,由於競爭和生產成本,創造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