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的 Hotel Las Palmas 雖然裏面沒有半個中文字、員工說流俐英語(這點在秘魯十分難得!)、沒有半個中國人,但餐廳裏養了大缸錦鯉、接待處隱約看見中式裝修、書架上有地方華商刊物、房間的布置與中國大陸二、三星酒店同出一轍;種種跡象,令大家都不約而同認為酒店是有中資背景。
在「食」的章節已說過,秘魯有很多中國人後裔,所以中資背景不無道理。亦因為這緣故,逗留利馬的兩天,晚餐都是吃 Chifa。
利馬的 Plaza de Armasay
利馬的廣場和庫斯科及納斯卡一樣,都是叫 Plaza de Armas。這個 Plaza de Armas 距離 Miraflores 區足足十公里,附近還有另一個廣場 Plaza San Martin。

Plaza San Martin

Iglesia de La Merced

Plaza de Armas


從 Plaza San Martin 往 Plaza de Armas 的行人專區。
我們從 Plaza San Martin 開始,沿行人專區走往 Plaza de Armas,期間遇到十多個香港遊客。他們包團先遊覽利馬,然後才南下,與我們的行程相反。
Plaza de Armas 四周都被歷史建築包圍。我們先到 Iglesia de La Merced,它不算是旅遊點,而是本地人崇拜、不用買門票的教堂。縱使香港的復活節假期已完結,不過秘魯卻有整整一周的 Holy Week,所以教堂都擠滿了本地教徒 — 他們好像不用上班似的。
之後參觀 Lima Cathedral 。這裏和之前看過的教堂有所不同,它兩旁劃分為十幾個小教堂,每個教堂風格各異,供奉不同的聖人,也有不同的建築特色,敍述了不同的故事和歷史。此外,教堂地底有三個墓室,埋葬了過去的主教。其中一個墓室沒有照明,要自備電筒,裏面有幾副骸骨。

展示室的教庭精品。

地下墓室。

Lima Cathedral

展示室的教庭精品。

Lima Cathedral 大合照。

The tomb of Pizzarro

左邊是 Archbishop’s Palace,右邊是 Lima Cathedral。

地下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