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村地下軍事建築解密遊
新界大埔林村有幾個小掩體,其中兩個幾年前經電視台介紹,廣為人知,成為市民到許願樹時順道一遊的景點。然而,村裏還有一個佔地廣闊的地下建築,由於位處私人地段內,故此相對較少人知悉,曾到訪的人更少之有少。
早前獲邀參與研究工作,進入地下建築,調查建築物的用途及歷史。由於屬私人地段,故本文的描述、推論及理據中若涉及契約及法規的資訊,都不會披露。
出發前討論:軍營、軍路、Battle Box
未進入地底前,大家先在地面提出各自的見解及理據,包括是否屬軍用建築,抑或當地人掘的地牢 — 早年新界居民闢田建屋,挖地牢絕不罕見,據知,時之今日某些村落建新屋仍會挖地牢。
此外,大家亦考慮圍繞林村地區的幾條軍路及軍營,包括已介紹過的牛牯嶺軍路及軍營、和合石軍路(頭霸)、嘉道理農場的火藥庫及遠一點的大帽山軍營等等。
至於地下建築面積,參考過村口(坑下莆後山)的幾個小掩體,有人認為面積不大,亦有人指出是大型地下指揮中心,管理林村一帶的軍事,規模和功能與金鐘的 Battle Box (Victoria Barrack) 匹敵。早年我寫過一篇報告,關於地鐵南港島線興建期間偶然發現 Battle Box 通往英國駐港機構的通道,於是我準備 Battle Box 的資料及照片,期待地底是一個與 Battle Box 有相似建築風格的指揮中心。
大菴燒窰
研究隊伍的張振邦老遠從大菴過來,他除了看地下建築,也看畫。早前我依賴大菴村村民們的兒時記憶,繪畫了《一九五零大菴燒窰圖》。他當時不在村,今天特意補充燒窰的資料,我把它記述在文章裏。
小時候經常到地下建築捉迷藏的林村代表們細心聆聽我們的討論,全程不發一聲,直至討論完畢,準備出發之際,他指指鋪了大堆文件的枱,表示往地底的通道就在枱下!
進入地下建築
原來地板下是封閉了的樓梯,今天不能通過了,我們用另一條樓梯往地底,它是現存唯一進出地下建築的通道。
現況
地下建築佔地頗大,現時為儲物之用,整體面積約一百二十平方米。牆壁髹上綠色,這種「綠」常見於新界寮屋內牆,非常流行;漆油覆蓋後期加裝的 PVC 電線管,可見綠漆是後期髹上。
整個建築以堅固的水泥直柱和橫梁支撐。柱子上的電燈是本港一些防空洞及軍用建設裏常見的款式,算是最有「軍事味」的物件。電燈已壞,業主多年前安裝了新式照明,勉強照亮昏暗潮濕的地底。
天花以石棉瓦或水泥作物料,其中有一處水泥天花破爛,大量泥土塌下,可見天花之上以泥土覆蓋。初部量度,天花至地面相距原本只有約二十厘米,業主在上蓋以水泥、木板及金屬支架再加高至約半米。此外,塌陷天花旁邊的梁柱沒有髹上綠漆,似乎是建築物原本顏色。
樓底約高二點二米,牆壁約高一點八米,牆壁與天花的空隙堆砌沙包或紅磚,這結構與村口的小掩體大同小異;幾幅牆壁有約七十厘米乘五十厘米的「窗口」,已被磚封死,估計「窗口」是機槍槍口或監視口。
建築物中央有一處被拆卸痕跡,未能確認原本是一幅牆壁抑或橫梁?天花安裝通風槽及抽風機(已損壞)、走廊有薄牆及木門框,都是業主在約二十年前加建,不屬原來建築。
地下建築有三條通往地面的樓梯,其中兩條已封閉,當中一條以木板圍封,從隙縫能夠看到地面;另一條樓梯被紅磚封死,業主稱,過去同樣通往地面。
這裏有簡單排水渠,把水引導至沒有水泥的角落,讓水自然地流到泥土裏。這種簡單排水方式見於城門水塘碉堡群、一些防空洞及大埔九廣鐵路 N38「神秘隧道」內。可是,排水系統經不起風雨,業主稱,幾個月前連場大雨,水浸及膝,要出動抽水機排水!
翻查四十年代至今天的航空照片及地圖,地下建築及村口的幾個掩體曾屬於 Piccadilly Camp 和 Stokes Training Camp。至本文刊出,只有少量零碎資料,未能完全掌握兩個「營」(Camp(軍營)和 Training Camp(訓練營)的詳盡資料,只知悉軍營約建於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 Camp(s)
二零一七年出版的《林村誌》記述,為抵禦中共南下,英軍在一九四九年在林村興建軍營(沒記錄名稱)。
一年後,英國從海外調派大量英兵到香港,因此急切需要在大帽山及新界各地興建兵營及家眷宿舍。五十年代初,林村至錦田一帶除了上面提及的軍營和軍路,還有軍用的林錦公路(一九五零年通車,初期只限軍方使用,至一九五二年開放予公眾使用)及荃錦公路(一九五一年通車,同樣只限軍方使用,至一九六一年才開放予公眾)。
然而,我在《和合石軍路遊 — 新界舊軍路的故事》引用了英國及美國政府文件,指出五十年代英軍的舉動並非為抵禦中共南下,而是因二戰後英國「日落」而極力尋求美國在保衛香港上提供支援。後來,一九五七年英國因「謀略失敗」,大幅削減駐港英軍數目及關閉一些軍用設施,只餘下僅足夠維持香港內部治安的兵力。
也許這緣故,軍營面積縮減,只餘下後來成為愛丁堡公爵訓練營的範圍,釋出的軍用土地包括坑下莆後山(即是今天幾個掩體位置),部分被當地人買下,自此成為私人物業。
推論:訓練設施
五十年代航空照片看到軍營範圍有大量地表建築,故此推斷無必要在地底挖掘指揮用或長期駐留的設施。此外,幾個地下建築的槍口指向村中某些歷史悠久的建築,兩者距離只有幾米,即是槍口 / 監視口被這些建築阻擋,故防禦用途之說不成立。
建築物的天花以石綿瓦或水泥建造,估計石棉瓦天花部分原本是露天或只有簡單上蓋,例如帆布或木板,後來土地落入私人手上,以石棉瓦覆蓋及填上沙土,最初在上蓋耕作,後來建屋,變成今天地下建築上蓋了房屋的情況。水泥天花應屬原來的建築結構(參考坑下莆的小掩體)。若以兩種天花物料的分布,比對建築物間隔,建築物可被分為三個部分。看看平面圖,從左至右:(1)約五十平方米「倒 C」形空間;(2)約三十平方米「倒 L」形空間;(3)約二十平方米正方形空間。三個部分均有獨立樓梯通往地面,並以短走廊連貫。
儘管軍營與山上幾條軍路的關係仍屬未知之數,綜合其他客觀情況,包括一些不能披露的資料(土地契約等),我們總結最合理的解釋,地下建築屬軍營範圍內一組面積較大的掩體,用作訓練士兵。推論是,考慮到建築物面積,沒有需要三條樓梯;三條樓梯的原因,推論是三個獨立的掩體能夠因應訓練內容而改變用途及布局,或者只是短期 / 臨時建築。
五十年代中後期,英軍大幅減少駐港兵力,隨着部分軍營土地被釋出,變成農地及房屋,地下建築上蓋不知不覺間開拓成農地及房屋,而幾個小掩體則煙沒於叢林裏。
估一估
完成地下建築的調查後,一行人參觀林村文化中心。它原址是林村公立學校,學校停辦後改建成會議廳和展館,陳列關於林村文化、日常生活和祭祀的文物,包括下面兩種器具,大家估到是甚麼嗎?(答案在下頁)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