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坎角炮台地底彈藥庫
舂坎角炮台
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開始入侵國內及東亞地區,為應對日益緊張的局勢,港英政府於香港海岸興建防衛設施,包括多座炮台,舂坎角炮台是其中之一。
舂坎角炮台於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一年期間興建,二戰後廢棄,六十年代中期炮台及附近一帶發展為舂坎角公園。二零零九年,炮台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炮台有兩座,我稱為「上炮台」和「下炮台」。每座炮台旁邊的地底都挖有敞大的彈藥庫。彈藥庫與炮台之間以 Ladder Lift 連接。Ladder Lift 是約一米半乘一米、長約四米的斜道,當時安裝升降裝置,運送炮彈和其他物資進出彈藥庫。
兩座大炮早已拆除,「上炮台」成為旁邊護養院擴建部分,今天已無跡可尋;「下炮台」安裝了燒烤爐及野餐桌;炮台下有兩個探射燈堡,其中一個翻新成觀景台,成為郊遊野餐人士的好去處。
七十年代末「文物」
彈藥庫位於地下約兩米深,以樓梯連接地面。今天,兩個彈藥庫的入口都被水泥封閉。彈藥庫內 Ladder Lift 附近堆積大量沙土及垃圾,找到 Bubble Up 汽水罐、百事可樂玻璃樽、Hamm’s 啤酒罐等。觀察罐上日期及翻查資料,這些「文物」都能準確追溯至一九七八至七九年,因此相信當年縱使入口被封,遊人仍能從 Ladder Lift 向神秘的地底拋入垃圾,聆聽回音,猶如把垃圾擲入銀礦洞上洞,是當時遊客必做的事。
煙囪從 Ladder Lift 旁邊水平伸延約六米後垂直向上,有擋板開合,估計防止敵人從煙囪投入手榴彈之類,故此設計了長長的氣道。
「走廊」
一條約一點五米高、闊約七十厘米的「走廊」環繞整個彈藥庫,這種構造亦見於香港幾個防衛設施,包括筲箕灣彈藥庫、摩星嶺砲台、白沙灣炮台等。「走廊」的功能眾說紛紜:防濕、恆溫的隔牆、防爆、防守等等。
實地觀察及比較上面幾個設施的「走廊」,我認為隔牆之說站不住腳,因為防濕或恆溫不需這麼大的闊度(彈藥庫另有常見的隔牆結構),也不應比建築物矮,香港以防空洞改建及外國的酒窖也未見隔牆 — 經常進出各類洞穴及溶洞的我們,早已了解地底本身就是理想的天然恆溫系統;防爆和防守也不合理,「走廊」裏面沒有加固,似乎比彈藥庫更容易被炸毀,一旦英兵撤退至「走廊」,連門也沒有,簡直是甕中捉鱉。
彈藥庫入口至「走廊」之間的通道兩邊有排水渠,一直伸延至「走廊」,把水引入「走廊」裏。彈藥庫前有兩級向上樓梯,防止水流進彈藥庫。「走廊」內天花及牆腳有約三十條管道,似乎把水從天花及地底引進「走廊」,然後滲進泥土。這是極簡單又有效率的排水系統 — 九廣鐵路 N38(三個「神秘山洞」之一)及城門碉堡雖然沒有相似的「走廊」,但有相同原理的排水系統,有興趣深入了解不妨看看《三十年後樟樹灘走線,仲有遺蹟搵得到?》及《屬於九鐵的廢棄隧道/防空洞?(香港大笪地)》
發電機堡
炮台旁邊有兩座發電機堡,產生電力提供炮台下面的探射燈使用。發電機堡的圓角造形獨特,據悉是為減低聲浪。電纜從中間的窗口拉出,連接到海邊的探射燈。
整體而言,從舂坎角炮台看到的設計及配置,例如地下彈藥庫、運彈裝置、水平氣道、排水、發電模組等,都能夠在香港一戰及二戰的防衛設施看到,各種建築結構彼此呼應,大家遊覽時不妨留意相異之處。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