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鐵路自駕遊(上)米軌篇 — 碧色寨站、人字橋 — 中國浪漫法式米軌

  • 於 11-5-2025 更新

  • 第二段

    碧色寨站

    滇越鐵路的法國氣息,在碧色寨站充分流露。

    碧色寨站是整條滇越線中保存得最好的車站。滇越鐵路風光年代,碧色寨是個特等站(比兩邊總站還要高端),雲南八成的貨物經過此站輸出海外,而碧色站亦是外國商旅進出的大站,所以,除了火車站應有的站房和水塔外,碧色寨站也有酒店、網球場、洋行等,反映當時繁華熱鬧。此外,這站亦是寸軌箇碧石鐵路的交換站,從箇碧石鐵路運來的貨品(主要是錫)在這站轉到米軌車卡,南下越南的港口運出海外。

    雖然現在已經降級為四等站,但車站建築群,包括鐵路警局、美孚水火油公司倉庫、海關倉庫、寸軌米軌站台、機車庫等等,讓車站成為全國保育重點(比省級文物高端一點)。最大的躍進是,年前一齣電影《芳華》在這裏取景,碧色寨站旋即成為中外旅遊熱點。

    離開碧色寨,滇越鐵路又走進山區;從芷村站開始的幾十公里,大概沒有十戶人家。原本南下的走線到了營盤山後突然轉向東北,超長髮夾彎(展線)下降八百米。法國工程師在髮夾彎轉彎處設計了一座中外被視為建築界奇蹟、鐵路界享負盛名的鐵路橋五家寨鐵路橋,又稱人字橋


    第三段

    人字橋

    百多年前興建滇越鐵路時,為克服營盤山段海拔約八百米落差,建了四十公里展線。展線包括六十四米長、離谷底約一百米高的人字橋,把約三百米深的南溪河谷兩邊連接。當時法國人設計的鐵路橋及建造方法,至今仍是全球獨有。

    從芷村站駛入土路,岔口有告示表示前路塌方,大車進不到。路上沒有「往人字橋」之類路牌,導航卻十分肯定。幾公里土路後,的確看到清理了的塌方,始後幾公里路途只有幾所農舍,由始至終沒有任何路牌,令人懷疑此路怎能夠通往「馳名中外」的歷史名物?(而且,此山路在《雲南省地圖冊》裏找不到) 直至在山野遇到一位駕駛「北京 BJ40L 環塔冠軍版」 四驅越野車的當地人,他指指後面的山路:「繼續走!」這時候,導航顯示還有約三十公里山路,行駛時間三小時,即是只能走時速 10km/hr,比踩越野單車慢。

    世界馳名的鐵路橋 — 人字橋。
    世界馳名的鐵路橋 — 人字橋。
    人字橋

    兩小時後到了一處山卡啦位置,幾個人在伐木。我向他們問路,他們說多走十公里就是,原來其中一人住在人字橋下面的村子,正要回家。 (後來,遊畢人字橋,在村裏看到他剛回家;他的三腳雞比汽車慢了差不多兩小時。)

    到達在人字橋前有一條只有幾間屋和大片田地的村。汽車入村時要跨過滇越線路軌,但沒有平交道,只能把汽車硬輾過路軌。村裏有小月台,但官方紀錄上沒有這站,大概是村民為方便招手截停火車而堆起小月台?

    進入這村,終於從村屋和山水之間看見人字橋!駛過一段根本不適宜汽車行走的崎嶇路,進入人字橋下面簇新的五家寨村(三腳雞司傅的家),村子受惠人字橋,做起出租屋和食肆生意。

    雖是「旅遊景點」,但前往人字橋的交通是極為不便和花時間,由於旅遊巴駛不進山路,我想現階段沒有條件招待旅行團。要去看人字橋,一定要自駕或者踩單車。如上文所述,從最近的交通樞紐蒙自(碧色寨站)或河口(滇越鐵路總站)出發,單程都要花上四小時(蒙自:一小時高速 + 三小時山路;河口:四小時山路和鄉道),沿途盡杳無人煙之地,想到百多年前以人力和驢騾搬運鐵橋組件深入此地是何等浩大工程!

    人字橋不宜遠觀

    人字橋不宜遠觀;看橋,一定要爬上去!

    沿山坡的土路走上鐵路,前面是鐵路員宿舍,兩邊都有隧道,看看地圖,左邊隧道往人字橋,右邊往剛才有小站台的小村。一位鐵道員捧着一籠雀,輕鬆地從鐵路員宿舍走出來,他剛下班,捧着雀不知走到哪裏。

    往人字橋的隧道外例牌標示「嚴禁進入」。可是,人字橋就在隧道另一端,難道不去嗎?這時候,另一個接班的鐵路員從宿舍走出來,我未說明來意,他就揮手叫我跟他走進隧道。

    隧道裏響起沙沙流水聲,白水奔流從峽谷底傳上隧道來。鐵橋的模樣在隧道口出現。我跟着鐵路員橫過人字橋,他走進橋邊的更亭,旁邊有小徑下降至橋梁,能夠近觀人字橋拼合的鉸位。一個世紀過去,鉸位被多次維修和固定,看不清轉動結構。


    河口

    離開人字橋向南,最接近的市區是河口

    河口是繼人字橋後必去的地方,一來從人字橋南下,鄉道只通河口,沒有其他城鎮選擇;二來,河口的確值得一遊,因為除鐵路外,河口的獨特商貿格局反映隨鐵路落幕而後起之秀,從廢舊土壤長出更茁壯的新生命。

    滇越鐵路滇段終點 -- 河口站。
    滇越鐵路滇段終點 — 河口站。
    滇越鐵路旁,深夜仍開工的煉礦廠。

    沿南溪河以時速十公里以下匍匐超爛土路(後悔沒租越野車)— 其實是開發中的道路,預見當道路鋪好後,人字橋才能真正招來中外遊客 — 一小時後走出困境,駛入稍為平緩的鄉道。滇越鐵路不知何時從右側跨到左側,與車道並行。從地圖知道滇越鐵路就在伴鄰,不過黑夜裏只看到虹虹烈火,原來是兩所中型煉礦廠,不遠處是邊防檢查站 — 進出河口要檢查證件及車輛,有點似十幾年前深圳二線

    檢查站後又是十幾公里全黑鄉道,越來越接近越南,嗅到熱帶風情,鄉道穿過大片香蕉林,路邊泊了長陣貨車,村民冒夜忙着把香蕉搬上貨車,一陣陣香蕉味打進車廂,混合火車穿過香蕉林的聲音。

    從人字橋山區走到河口只不過三、四小時車程,氣溫從日間幾度上升至夜晚三十幾度!

    急彎一轉,與雲南山區印象格格不入的現代化城市映入眼簾。

    滇越鐵路自駕遊(上)米軌篇 — 中國浪漫法式米軌
    河口中越鐵路橋。

    河口站

    大清早走到中越邊防,旁邊是滇越鐵路滇段終點河口站,火車站前大馬路已變成河邊酒吧,在華界的酒吧吸一口煙,煙絲能夠飄到對岸越南。火車站房已經重修,掃上比碧色寨更亮麗的橙色,卻毫不造作 — 隨客運停辦,改建後的站房再也不是站房,而是脫胎換骨的餐廳,旁邊的酒店亦努力裝修中,中越鐵路橋前還有舊年代的紅房子酒店,對面海關舊址改建成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外面又是酒吧

    河口的熱鬧沒有因為鐵路客運停辦而褪色,反而受益於內地發達的物流業(速遞)— 火車站旁邊的中越邊防口岸大樓前面是筆直的街,全被集運貨站佔據;越南人從這裏提貨,用單車和手推車運到越南,貨品琳瑯滿目,有日用品、玩具、電器,像八十年代香港人對內地的「國內提貨」,然後九十年代香港人把電器家具從內地帶到香港(現在集運到香港)。

    河口很有趣,儘管是滇越鐵路終點,價值不是鐵路或站房,而是變化 — 舊事物退下,由新事物替代,延續城市的活力和歷史。

    留言板

    返回頂端